菊花叶
菊花叶:又名菊花脑,学名Chrysanthemum nakingemse H.M 菊花叶属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以嫩梢供食用,其营养丰富,风味独特,具有浓郁的菊香叶,宜炒食或作汤,皆为佳肴。茎叶可入药,有清热解毒,降血压功效。原产中国、江苏南京地区栽培普通,成为这一地区传统的特产蔬菜,每年上市几十万公斤,很受欢迎。 一、 特征、特性菊花叶植株株高40-80cm,茎纤细,半木质化,直立或匍匐生长,分枝极强。叶绿色,无毛或叶脉处少量细毛,有窄翼,叶腋处秋天能抽生侧枝。枝顶着生头状花序,总苞半球形,舌状花黄色。瘦果,12月成熟,种子小,灰褐色。二、 对环境要求 菊花叶耐寒怕炎热,耐贫瘠和干旱、忌水涝。不择土壤,成片种植或零星地块均可栽培,但在土层厚、肥力高,排水良好的地块产量高、品质好。种子发芽在5℃以上,植株生长适温12-22℃。20℃左右采摘的嫩梢品质最佳,一般4-6月以及9-10月为春秋两季最适宜的采收时节。冬季地上部枯死,宿根越冬,次年早春萌发新株。强光照下有利其茎叶生长,短日照有利于花芽分化及抽苔开花。三、 类型和品种 1.小叶菊花脑:叶片小,叶绿深裂,叶柄时带淡紫色,产量较低,品质差。2.大叶菊花脑,又叫板叶菊花脑,叶片较宽大,尖端微钝圆,产量高,品质佳。四、 栽培要点 可进行种子直播或育苗移植。若多年生长,到第4年后植株衰老,需要更新。如进行一年生栽培,到9-10月植株现蕾时,应拔除换茬。1.整地、播种:选排水良好,肥力中等,土层疏松的田块。一般采用直播或分株繁殖。深耕晒垡、施足底肥,畦宽1-1.5m,畦高20cm。条播或穴播,每亩用种约0.4-0.6千克,行株距15×15cm,于2月播种。分株繁,用于小面积,于4月份将老桩根部土壤铲开,见有根的侧芽连一部分老根一起切下,定植于穴内。2.田间管理:追肥:植株10cm左右高度追稀薄人粪尿1500-2000千克/667m2,高度超15cm时即可采收,10-15天采收一次,每采收一次追水肥一次,也可追1:300倍尿素液肥,或磷酸二铵液肥,中后期液肥掺入适量P、K肥,或叶面喷0.2%磷酸二氢钾液肥。 浇水:追肥结合供水,保持土壤湿润,浇水"见干见湿"。 中耕除草和培土:及时中耕除去杂草,深度以3-4cm为宜。作为多年生栽培,则冬前培土覆盖,以利越冬和早春提前萌发。 五、 病虫防治:菊花叶抗性极强,具有一种特殊的菊香气味,病虫很少,尤以一年生栽培,基本不进行病虫防治,因此是无公害绿色蔬菜,值得推广。 六、 采收: 春播4-5月始收,每15天左右一次,盛收期在5-7月,9-10月现蕾开花。采摘时要留下足够的芽数,以利中后期产量。每次每亩约收250千克左右。每亩可收籽约15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