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宝古镇景区介绍
七宝古镇景区介绍
七宝位于上海闵行区中部,现为建制镇,是个有着千年历史的古镇。据史料记载,古镇七宝约形成于后汉时期,到宋初才略显规模,它的鼎盛是在明清两代。

“七宝”镇名的来历,与陆宝庵有关。据《松江府志》、《青浦县志》记载:“七宝故庵也,初在陆宝山。吴越王赐以金字藏经曰‘此亦一宝也’,因改名七宝。后徙于镇,遂以名。”陆宝庵原名福寿庵,为三国时东吴大将陆逊后裔陆机、陆云的家祠,原在靠近吴淞江的机山脚下,以后因水患而三移祠址,最后移至七宝时,大约是宋初之事。古时那位“一剑霜寒十六州”的吴越王钱鏐或许不明此寺的来龙去脉,在游谒时想当然地把“陆宝庵”说为“六宝庵”,于是才有了“此亦一宝也”的说法,寺名改为“七宝”,陆宝庵因而成了七宝庵,七宝庵自然就成七宝镇了。

有了“七宝”之名,好事者凑满“七样宝”使其名副其实。对七样宝的说法历来不一,以氽来钟、飞来佛、梓树、金字藏经、玉筷、玉斧、金鸡这种说法较为普遍。其中梓树确为千年古树,据说还是上海现存梓树中年龄最高者。铜钟系明永乐时铸,铁佛则为明万历年间铸造,均有数百年历史。金字藏经亦称金字莲花经

历史上七宝镇是个典型的江南水乡和重要的农村集镇。镇中横亘着自西向东的

在千年历史中,七宝出过几位有影响的历史人物。如明朝的工部郎中吕克孝,明万历二十五年丁酉乡试,时属青浦县人的他中了南京应天府解元,而上海县的徐光启同时中了北京顺天府解元。吕和徐同乡,同龄,又同年中举夺解,这不寻常的巧合被时人誉为“松郡两解元”,两位士子也由此结下终生友谊。现存于七宝镇北大街徐家弄内的解元厅,系当年吕克孝的居住处。另一位是徐三重,万历三年会试中进士,万历五年殿试以第一甲登科,任朝廷

七宝老街改造历时两年多,现已完成一、二期建设任务。第一期,修缮蒲汇塘桥和南北一条街,辟建钟楼和塘桥两处休闲广场。第二期,新建蒲汇塘水阁和修复相应的上塘房,重建东西两座石桥、蒲汇码头和七宝校场,恢复典当街,建造张充仁纪念馆等。主事者重视古镇修复改造中的文化表现,在世人面前展现的是一条保留明清建筑特色的商业文化街,同时兼有地方文化内涵的历史老街。作为闵行区唯一还保存着古朴建筑风貌的七宝古镇,现在成了游人们访旧怀古之胜地。不然,享有盛名的七宝老酒去哪里闻?在以餐饮小吃为主的南大街上,返璞归真的酒坊还在,七宝老酒的生产全过程一一展示于人。传统的七宝羊肉,白切、红烧、热煲,各种口味应有尽有,连外来的“乔家栅”也看中此间古意而入驻老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