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普县地区介绍

王朝景区·作者佚名  2006-12-23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泽普县地区介绍

【位置面积】泽普县位于昆仑山北麓、塔里木盆地西缘,叶尔羌河冲积扇的中上部。面积985平方千米。

【人口民族】1999年末总人口167398人(含塔西南石油勘探开发公司15719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33313人,农村人口98093人。18万人(2002年)

【地形气候】属暖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

【驻地邮编】县人民政府驻泽普镇,距乌鲁木齐市1692千米。

邮编:844800。

行政区划代码:653124。

区号:0998。

泽普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昆仑山北麓,塔里木盆地西缘,叶尔羌河与提孜那甫河冲积扇中上部。北与莎车县相连;东和东南与叶城县为邻。泽普县有83年历史。1921年11月10日(民国10年),经中央政府核准,析叶城县坡斯坎地方正式建泽普县,归喀什噶尔道管辖。1942年(民国31年),泽普县改隶新增设的莎车行政区。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后,隶属莎车专区。1956年6月,莎车专区撤销,划归喀什地区至今。

农副土特产丰富,主要有棉花、瓜果、畜品等,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商品棉、粮食和大红枣生产基地。矿产资源较为丰富,主要有石油、煤炭等。2003年底,泽普县生产总值6.41亿元,工农业总产值6.8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0.95亿元,农业总产值5.87亿元。城镇职工人均收入1107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232元。全县有工业企业30家,其中规模以上的有5家,固定资产原值1.88亿元。初步形成了以石油石化、能源、棉纺、建材、棉蛋白为主要行业的工业体系。年产值在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1家。全县有耕地面积36.11万亩,人均耕地面积3.7亩。2003年,粮食总产量达到8876万公斤,棉花总产37万担。2003年,

全县完成地方财政收入6634万元,地方税收6634万元,国家税收(上划两税)13312万元。金融机构齐备,可办理国内外一切资金往来业务。2003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99681万元。现有各类商业经营网点1383个,从业人员2641人,实现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0801万元,完成第三产业增加值26628万元。2003年,累计吸收投资总额1.36亿元。

到2003年底,非公有制经济注册42家,固定资产2000万元,完成产值747万元,上缴利税50万元,占泽普县生产总值的0.08%。315国道贯穿县境,平均每百平方公里有公路0.63公里。全县程控电话装机11450部,乡村全部实现电话程控化。移动用户已达到17500余户。城乡电话普及率达到每百人6.3部。城乡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城镇居民人均住房15.7平方米,农村人均住房22.52平方米。全县水资源丰富,有水库1座,叶尔羌河、提孜那甫河流经全境。有小水电站2座,年发电量5578万千瓦时。城乡电网密布,能满足生产生活需要。

现拥有图书馆、文化馆等文化机构。乡乡通闭路电视。有县级电视台1座,县级广播电台1座。有3个文学艺术协会,拥有会员28人。全县现有各级各类学校82所,在校学生43789人,小学入学率达99.7%,初中纯入学率达90.7%,毛入学率达100%,“两基”巩固率达98.6%。2003年高考录取251人,录取率达57.3%。1999年获得国家教育部“中华扫盲奖”。2001年,通过国家“两基”教育验收。传统项目排球和拳击优势突出。2003年,获得自治区十运会比赛1金的好成绩。全县有各类医疗机构14个,专业卫生技术人员372人,平均每万人拥有医生8.9人,每万人拥有病床位217张。医疗设备先进。现有各类科技人员2611人,其中高级职称33人,中级职称514人。到2003年底,实施科技项目1项,开发科技新产品1项,申请专利2项,有1项成果获国家、自治区、地区奖励,科技进步贡献率达85%。排污基本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大气、水质污染在5%以下。城乡园林绿化建设成效显著,城区绿化面积122.51万平方米,占城市面积34%。1998年以来,全县共植树7332725株,绿化荒地12973亩。

现有社会福利院13所,收养242人。保险业务有人寿险、财产险等13个险种,承保金额76亿元,综合赔付率为60%。山药、恰玛姑、红富士苹果、大红枣等远销区内外。有塔木阿力地古墓,属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金胡杨森林公园位于境内,2003年建成国家级森林公园。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