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大防抖阵营对决 尼康P3 vs 理光R4
随着数码相机技术的成熟,很多以前只能在高端相机上看到的高新技术现在都逐渐普及到消费机了。高像素、大屏幕、大光变镜头、高感光、无线传输等的加入都大大提高了数码相机的含金量,其中我觉得近年来最实用的普及技术要数防抖,而防抖又分为光学防抖和电子防抖。电子防抖对画质的影响较大,因此相比之下光学防抖更具实际意义。由于制造成本问题,以前光学防抖技术只会使用在长焦单反镜头,长焦机器或高端机器中,但近年来光学防抖已经走下台阶,现在不少一线品牌的卡片机和家用机都加入了光学防抖功能。光学防抖又可以大致分为镜头防抖和CCD防抖,在本次对比评测我们就为大家带来两部具备光学防抖功能的机型,而且它们代表了镜头镜片防抖和CCD防抖两大派别。

本次评测的主角:VR光学防抖技术代表——尼康P3,CCD防抖技术代表——理光R4。其实CCD防抖技术的始创者是柯尼卡美能达,但柯美已经结束数码相机业务,因此我们找来了理光的R系列。理光在05年的R3开始就在其家用7.1倍小长焦机型中加入了CCD防抖功能,R4为R3的后继机型同样有CCD防抖,在炎炎夏日我们更为大家带来全新R4冰蓝版。尼康在2006年将VR防抖技术应用在P3/P4上,这也是尼康首次将高端防抖技术移植到家用消费机上。此外,P3还有WiFi无线传输功能,VR+WiFi让P3成为尼康06家用机的旗舰机型,也是VR防抖技术普及化的标志。下面先看P3和R4的主要参数对比表。
主要参数对比
机型
尼康 P3
理光 R4
传感器
1/1.8英寸CCD 810万有效像素
1/2.5英寸CCD 604万有效像素
镜头
3.5倍光学变焦 36-126mm
7.1倍光学变焦 28-200mm
光圈
F2.7-F5.3
F3.3-F4.8
快门
8 - 1/2000秒
8,4,2,1-1/2000秒
微距
4cm
1cm
防抖系统
镜片位移VR (标准/动态/关闭)
CCD 防抖系统
液晶显示屏
2.5英寸 15万像素
2.5英寸 15.3万像素
电池
锂离子充电池 EN-EL5
锂电池 DB-60
机身尺寸
92 x 61 x 31mm
95 x 53 x 26mm
市场价格
3080元
2680元
尼康P3属于800万高像素机型,理光R4是主流的600万像素机型,在CCD尺寸上也有差别。理光R4的一大亮点是其使用双缩进镜头设计成功将28-200mm的7.1倍光学变焦镜头放进小巧的R4机身中;而尼康P3在焦段方面和R4相比明显不足。不过,像素和镜头焦段都不是我们这次对比的关键,我们要看的是VR防抖和CCD防抖系统的防抖效果对比。最后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在价格上表面上看R4的性价比较高,毕竟理光的名声没有尼康响亮,更优惠的价格是重要的竞争手段。


P3和R4都属于家用机型,虽然比不上卡片机的轻薄,但机身绝对称得上小巧。下面先看尼康P3,P3/P4是尼康06年P系列的新机型,在设计上和之前的P1/P2有很大的区别,首先是把手柄去掉了,以充满流线型的机身代替,整体机身设计稍微向上拱,持握手感不错。换上了金属外壳,配合银灰色的机身颜色,时尚感十足。正面设计比较简单,镜头占据正面差不多一半的空间,其上方有闪光灯和AF辅助灯。机身左侧有个小三角的金属块,有一定的防滑作用,中间还有Nikon的LOGO、COOLPIX P3的型号和象征身份的红色VR标志。

相比P3,理光R4的外形显得比较硬朗,方体式的造型,线条感要强些,个人认为没有P3的设计时尚,毕竟是延续R3的板式。R4有四种机身颜色选择,黑色、银色,还有新出的蓝色和刚发布不久的古铜色机身,机身经磨沙处理。由于配备的是7.1倍光变的大变焦镜头,其在机身上占据的空间也是较大的,大口径的镜头相对于小巧的机身来说显得有点夸张。闪光灯和AF辅助灯被挤到机器的左上方,机身左侧的防滑金属条与机身融于一体,金属边稍微突出在增加手感的同时也起到装饰的作用。同样R4的正面机身设计也是比较简单的。

机身体积与重量
家用机一般出外旅游使用比较多,家庭用户对相机体积和重量的要求虽然没有对卡片机的苛刻,不过便携性也是大家选购相机时要考虑的要素之一。尼康P3的机身三维数字是92×61×31mm,重量为170g(不包括电池、SD存储卡);理光R4机身体积为95×53×26mm,重量135g(不包括电池、SD存储卡)。实际数据表明R4更轻巧些,而P3的机身更短,有点胖胖的感觉。在装上电池后P3的手感十足,在重量增加的同时持机稳定性也有所提高。

尼康P3机背2.5英寸的显示屏占据了2/3的面积,2.5英寸的低温多晶硅 TFT LCD拥有15万像素,可以进行亮度调节,显示效果良好。虽然LCD占据机背的面积较大,但P3按键分布合理,操作还是较为轻松的。LCD右侧按键自上而下是,变焦按键、菜单按键、多功能选择器、最下面是回放按键和删除按键。其中变焦按键的面积太小,有点不习惯,但有感还可以。曝光补偿、闪光模式、自拍、微距功能可以通过多功能选择器直接调节。在此要说明一下的是,P3的SETUP菜单要从顶部拨盘选择进入,不能从MENU里找到,这也算是尼康的一个特色。


同样理光R4的LCD也是机背的主角,2.5英寸的LCD,15.3万像素,但显示效果比较一般,尤其是在光线不足的地方显示屏的微粒较粗。R4的按键布局也是和R3一样的,造工感觉没有尼康好,机背拇指位置设计了防滑粒,手感更好。而为了腾出这些防滑粒的空位,R4的按键面积都比较小,变焦拨杆呈竖式设计更省空间。贴近LCD右侧的一列按键为,模式拨杆(录音、短片、照片间转换)、回放按钮、ADJ.按钮、删除/自拍按钮和显示模式按钮。由于按钮的接触面积较小又贴近LCD因此操作的舒适性一般,其中ADJ.按扭是理光机器的特色设计,通过ADJ.快捷键可方便调节曝光补偿、ISO、白平衡等四种常用设定。最后,介绍的是多功能选择器,场景模式、快速回放、微距、闪光模式动能都可在此选择。


P3机顶按键呈对称分布,模式拨盘居中,各拍摄模式、ISO、白平衡、像质、短片等模式都通过拨盘调节,在此大家也可以找到WiFi拍摄模式。拨盘右侧是电源开关和快门按钮,左侧是独立的VR防抖功能按钮。

由于省略了模式拨盘,R4机顶设计要简单很多,按键都集中在右侧,电源开关,快门按钮,防抖按钮也是被独立出来的,其中电源开关较小和并几乎和机顶金属装饰条水平,对操作有一定影响。电源、储存卡
在电源方面,P3使用的是尼康锂离子 ( Li-ion ) 充电池型号EN-EL5容量1100mAh,据官方数据显示一次充电约可拍摄200张影像。而经我们的实际试用,P3的电池续航能力不错,一次充电后开始试机,拍完全部的测试以及样张部分还没有出现电量不足的提示,相信一次充满电基本可满足出游一天的拍摄需要。

理光是数码相机中出色的长跑王,电池续航能力一向受用户称赞。R4使用充电锂电池DB-60,赖于内部电路的省电功能,官方数据根据 CIPA 标准,使用锂电池DB-60,连同超大液晶显示屏和抖动校正功能,一次充电可拍摄图片约330 张。比R3 可以拍摄 310 张图片有进步,而在实际使用中R4同样是表现出色。

P3和R4同样是使用SD卡作储存介质,SD卡现在市场售价非常低,1G的SD卡还不到200元,加上SD卡体积小巧通用性较强,是目前理想的存储介质。防抖介绍
尼康P3之VR光学防抖系统
在数码相机领域大家都认为佳能是最早提出光学防抖概念的,的确佳能IS防抖此技术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其实,最早提出防抖概念的是日本尼康公司,它们是在1994年推出了具有VR减震技术的旁轴相机,此后经过反复研究才用VR防抖单反镜头的出现。尼康VR(Vibration Reduction)系统,是采用光学镜片偏移式原理来矫正手振(原理和大部分镜头防抖技术相似),由检测部分、补偿振动镜片组和驱动控制部分等组成,并依靠补偿振动镜片的浮动来矫正因为手振而引起的影像模糊。


以前我们只能在尼康高端镜头和类似8800这样的高端机器中才能见到的VR防抖技术,现在也能在P3/P4上找到了。从成像质量上看,光学防抖是较理想的保证成像质量的方法,通过镜头内的补偿振动镜片组的镜片位移来修正光路实现防抖,虽然不能保证成像完全不受影响,但成像中心的品质依然是非常高的。

众所周知,CCD防抖系统是柯尼卡美能达公司研发的,柯美也在其数码单反,长焦,卡片机上使用CCD防抖动能,但柯美已经遗憾的推出数码相机市场。但其CCD防抖技术仍然被不少厂家使用,在消费级机型上以理光和宾得两大品牌为代表。其中最为人们熟悉的是理光的R3/R4,7.1倍长焦,CCD防抖成为R4的最大亮点。


CCD防抖的工作原理,无论何时检测到相机过度晃动,抖动校正功能(基于新开发的 CCD 偏移方法)都会将 CCD 移至相反方向,以便平衡相机晃动,拍摄逼真锐利的照片,避免模糊效果。由于镜头无需采用抖动校正系统,因此有众多镜头设计方案可供选择,R4令纤巧的机身和广角到远摄镜头巧妙融合。对于CCD防抖这种解决方案,大家最担心的是移动的CCD会否给成像带来影响,CCD的每次偏移后是否能回到设定的位置,而其寿命又会怎样?其实就算是光学防抖但由于结构复杂,对光路带来一定的影响,在成像上会有影响,不过问题不大甚至不被人们觉察。而CCD防抖效果的真实表现,接着为大家送上。

无论是业余摄影爱好者还是专业的摄影师,在超过自己手持快门速度极限时都会出现手抖的现象,这时光学防抖就有用武之地了。我们选择了夜景和室内两个场景进行对比测试,由于都是手持拍摄的,不能做到完全客观的对比,但偏差应该不大可比性还是挺高的,下面是尼康P3和理光R4关闭防抖和开启防抖功能的原图对比。
首先我们来看尼康P3的,使用VR光学防抖的P3防抖效果明显,在夜景拍摄中关闭防抖和开启防抖的照片有明显区别,两张都是在同一场景使用1/4s左右的快门速度拍摄的。就连经图像大小处理的照片,我们都可以看到区别,而100%截取原图的对比就更不用说了。接着是室内的使用1/4s快门速度拍摄的对比图像,P3的防抖效果也是很明显的。从实拍中我们可以感受到VR防抖的威力,降低2档快门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VR防抖关闭 原图作图像大小修改

VR防抖开启 原图作图像大小修改

快门:1/4s 防抖关闭快门:1/5s 防抖开启

快门:1/4s 防抖关闭快门:1/4s 防抖开启
下面再看R4 CCD防抖的对比测试样张。在经图像大小处理照片中我们同样可以看到防抖关闭和防抖开启的效果区别,在开启防抖后我们可以认为成像是清晰的。在夜景拍摄中我们使用的快门速度为1/8s左右,而作100%截取原图对比中我们发现,其实开启防抖的样张还是不太清晰的,当然光学防抖也不是万能的。但在此我们感觉,尼康P3的VR防抖在夜景拍摄中的防抖效果似乎要比R4强。当然防抖效果也和焦距有关,在使用长焦时我们更需要防抖的帮助。下面还有室内场景的防抖对比,R4防抖效果明显,但从经验看在关闭防抖时拍摄时手的抖动要大一些。

CCD防抖关闭 原图作图像大小修改

CCD防抖开启 原图作图像大小修改

快门:1/8s 防抖关闭快门:1/8s 防抖开启

快门:1/4s 防抖关闭快门:1/4s 防抖开启
我们对尼康P3和理光R4的对比当然不单单是以上内容,接着还有专业软件测试部分对两机进行更全面更客观的成像对比,还有最后的实拍样张对比部分,请大家继续留意DC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