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程】对等网络(P2P) - P2P 发展历史

王朝other·作者佚名  2006-01-09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1. 技术

1.1 P2P

1.1.1 P2P发展历史

1.1.1.1 第一代(集中服务器式)

第一代P2P网络是集中服务器模式的,客户端(对等点)必须连接到指定的运行在该网络中的个人或商业服务器(一个或多个服务器),依赖于服务器。

典型的第一代网络模型见下表。

名称

说明

Soulseek

OpenNap

1.1.1.2 第二代(客户服务器式)

第二代P2P网络是目前最常用的类型,仍旧是基于服务器,只不过废除了集中的服务器,取而代之的是客户端软件既有服务器的功能也有客户端的功能,或者专门的服务器软件可以和客户端软件一起运行,即将服务器分布化。

典型的第二代网络模型见下表。

名称

说明

FastTrack

eDonkey

G2/Shareaza

Gnutella

1.1.1.3 第三代(散列服务器式)

第三代网络现在处于实验和研究阶段,第三代网络把服务器和客户端的概念变的模糊,不需要专门的服务器,网络中所有的对等点都是服务器,并且承担很小的服务器的功能(例如维护和分发可用文件列表),通过计算快速获得资源所在位置,即,将任务分布化。

典型的第三代网络模型见下表。

名称

说明

Kademlia

Overnet

WinMX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