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精填髓 益气活血这个药方可以用么?谢谢。
我姥爷80多岁了有心脏病,最近又出现了耳鸣,下肢无力的症状。我认为可能主要是肾精亏虚,我开了一个补益的方剂。大家帮我看看行么?
【方剂】人参10g 黄芪10g当归5g 生地黄5g 枸杞5g 鹿茸8g 丹参5g 茯苓8g 甘草(炙)5g
【分析】心属火,肾属水,冬天闭藏,气在肾。按相克的关系,水克火,所以应该是心脏病不易发的季节。但是由于病程以长(大约有10年)出现反侮,就是火克水。肾开窍于耳,所以耳鸣,肾主骨髓,肾亏不能充盈骨髓,所以出现下肢无力。
【治法】补肾益气 填精补髓
【药房分析】君:人参,大补元气、固脱生津、安神
臣:人参陪生地黄补肾阳
人身配当归补血
人参配黄芪补气
(血为气之纲,气为血之先)
佐药:枸杞,补肾益精
丹参,活血
鹿茸,补精髓,助肾阳,强筋健骨
使药:炙甘草,调和诸药
茯苓,以水布气
我是一个中医的业余爱好者,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请各位帮帮忙,看看这个药方行么.对此深表感谢。
好呀,终于看到处方的全貌了。看得出来,你是一个非常热爱中医,爱钻研,肯学上进的年轻人。所开处方没有违犯中药的配伍禁忌,你的分析也很有道理。如果你的诊断完全正确,此方是可以服用的,只是在量上需要做点调整。中医贵在实践,最好让就近的正规中医师参考一下。
中药配伍讲究君、臣、佐、使。君药为主药,是治疗主证、主病的药物,是处方的精髓;佐药是帮助主药,以提高主药的疗效,为辅药;佐药是治疗兼证的药物;使药是起调和药性、引药归经、缓解药物毒性的作用。你开的处方是有补精益髓、健脾利湿的作用。你很谦虚,说你不是很专业,如果是这样的话,关健要看你对你姥爷的病证诊断的准确不准确?心脏不是很好,血压如何?如果血压正常,上药可以服用,也可用六味地黄汤(熟地、怀山药、丹皮、云苓、泽泻、山萸肉)加减。舌苔厚腻、有齿痕,说明脾虚有湿,在治疗肾虚的同时也要注意调理脾胃。建议最好请专业中医师察色按脉、辨证论治,对证下药为好,必竟你姥爷已是80多岁高龄的老人,病情相对来说要较为复杂些,并且担当不起半点的差错,你说是吗?看你对祖国医学很是爱好,并有一定的功底。如果让你的姥爷请正规中医师诊治,你当面请教学习,对你的进步一定会大有帮助。
祝你姥爷健康长寿!!
你爷爷80多岁了。用药也要看年龄,因此诸药当选缓和之剂。大补之剂不应该用,用一些功效相同但药势较缓之剂吧。
我才学了4年,别全听我的。仅作参考。
治老人,以清通为上。
所选药大致无错,然分量似不妥:
鹿茸价贵,用8g入煎太费,可改作1g研末冲服;
黄芪量少有升高血压作用,量多有降压作用,老人有心脏病,宜重用黄芪,少用人参,黄芪30g,人参6g;
填精补髓,熟地优于生地,用量宜大于人参,况人参配熟地,能大补气血,互生阴阳;
丹参5g,不过聊胜于无,可加倍用之;
茯苓淡渗,小便多则不宜用;
要考虑原有心脏病,宜佐桂枝瓜蒌等以通心阳,冬日阴寒,阳气不布,更易痹阻心阳;
如大便干硬,宜加大当归、枸杞用量,并加用麻仁、柏子仁润肠通便或熟大黄缓泻通便。
仅作参考。
1;实践出真知;现实世界中,知见的人很多.而且非常偏执,我在网站.看到有人认为中医是伪科学,我只能说此类人是.无知......中国数千年的经验积累.才使中医流传之今,仍然受大众欢迎...只是学中医的人.因缺少临床经验,和体制的原因,许多有特效的方法,渐渐失传,虽有记载.一个无经验的人,当然无法得知...中医是以智慧论理.西医是以相论理...中医治本.西医治标...一个无形.一个有相...各有千秋...一个难学.一个易学...
2;再说你的处方;与你老爷.药不对病,分量只能医小儿.还轻了.....
3;你老爷;心脏病,伴有.耳呜.下肢无力的症状,在中医耒讲.乃气血两亏,理用气血双补,来支充体能,......望能采用......
4;处方.黄芪30克.当归30克.川芎10克.赤芍10克.熟地30克.党参20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甘草5克.肉桂10克.全紫苏1根去叶.水煎服...先连服五剂.每日一剂,认为有疗效.可用作调理之方.一星期分服二剂.......祝新年快乐......
老人用药不能太过泻~~~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