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虽好,禁忌不能少-饮食健康

王朝养生·作者佚名  2006-07-20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以母乳来喂养婴儿,可以适应而获得全面的营养,是专家推荐的婴儿喂养方式,但是,如果哺乳期的母亲有以下疾病时应该避免母乳喂养,甚至应该避免母亲与婴儿的接触,以免影响婴儿及母体的健康。

1.如果乳母患有肺结核(特别是活动性肺结核)、传染性肝炎(如甲肝、乙肝、丙肝)等传染性疾病时,一定要把乳儿隔离开,实行人工喂养,以免将疾病传给乳儿。

2.患有肾炎的乳母,由于对食物中蛋白质的限制,授乳时又消耗掉更多的蛋白质,所以可暂停授乳。

3.患癫痫的母亲,喂奶时癫痫发作会伤及乳儿,同时所服的药物如苯妥英纳等容易进入乳汁,可引起乳儿虚脱、嗜睡、全身瘀斑等不良反应,故不宜哺乳婴儿。

4.患糖尿病的乳母,在饮食和胰岛素治疗期间,不宜喂奶。否则易诱发糖尿病酮症昏迷殃及乳儿,待病情稳定停药后方可喂奶。

5.甲状腺机能亢进或减退的母亲,在服药期间不宜喂奶,以免引起乳儿的甲状腺病变。

6.患急性感染性疾病的母亲,往往需用多量的抗生素药物,应暂停授乳数天,以防药物通过乳汁危及乳儿。

7.小儿患苯丙酮尿症时,应立即停止用母乳或其他奶类喂婴儿,以免婴儿智力受损。

8.乳母发热时,乳汁浓缩,可使乳儿发生消化不良,此时最好暂停授乳几天。但仍需按时挤出乳液,以防病愈后无奶。若仍想喂母乳,应缩短哺喂时间,多给乳儿喝点水。

9.患乳腺炎的乳母不宜哺乳,因乳汁内可能混有大量病菌,孩子吃奶后可能引起细菌感染,甚至发生败血症。

10.母亲乳头皲裂并发生脓肿可暂时停止哺乳,但要按时挤出乳汁放入奶瓶中喂,以保证婴儿的营养,同时避免病愈后母亲无乳。

11.患严重的慢性病如心脏病、恶性肿瘤等的母亲身体虚弱不宜喂乳。因为此时哺乳,一方面不能保证婴儿足够的营养,另一方面易造成乳母负担过重而影响身体。

所以母乳喂养并不是绝对安全的喂养,一旦发现以上情况,应及时停止喂婴儿母乳,改用其他喂养方式。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