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医生又叫做大(dai)夫?
“大夫”一词,作为“医生”的含义出现,最初来源于宋徽宗政和年间的医官官职。
宋朝时,医学制度和医学教育就有了相当的发展,负责管理医疗行政的官职很多。宋制翰林医官院医官就分七级,而官职就更多了,有22种,如和安大夫、成和大夫、成安大夫、成全大夫、保安大夫、翰林良医、和安郎、翰林医正,等等。所以,“大夫”最初是医官的官职名称,从那时起,人们就称呼医生为“大夫”了。一直到现在,人们仍沿称医生为大夫。
另外,大(da)夫,还作为古代官名使用,现在这种用法已经消失了。西周以后先秦诸侯国中,在国君之下有卿、大夫、士三级。大夫世袭,有封地。后世遂以大夫为一般宫职之称。秦汉以后,中央要职有御史大夫,备顾问者有谏大夫、中大夫、光禄大夫等。至唐宋尚有御史大夫及谏议大夫之官,至明清废。隋唐以后以大夫为高级官阶之称号。清朝高级文职官阶称大夫,武职则称将军。
现在,“大夫”一词只作为医生的代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