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TO百万像素3G黑旋风V1050评测

王朝手机·作者佚名  2006-06-08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虽然国内的3G牌照还没有发放,网络建设也是遥遥无期,但终端设备却已经出奇的火爆,在大批国外已经上市的3G手机流入中国市场之际,我们又一次在广州市场上见到了摩托罗拉的最新手笔:V1050,正逢V3超薄旋风风头正劲之时,公认为“ V3 3G加强版”的V3x(曾经的V1150)还迟迟未见踪影,半路杀出个这么个黑头胖小子,着实吸引了一部分玩家的目光。

V1050拥有26万色QVGA分辨率的内屏、120万像素的主摄像头,双屏双头设计让它内外兼备,同时V1050还打着音乐手机的招牌,同其他厂商一起卷入越刮越旺的音乐手机旋风。不过这个胖小子的娱乐,扩展性还是不能和Symbian以及Windows mobile这两大主流的智能手机阵营抗衡。只是强大的功能和巧妙的设计同样让它可以立足于市场。“简单人性化”是评价它最贴切的一句话。在全国率先获得MOTO V1050的零售版真机后,经过短暂的紧张试用,下面就奉上新鲜滚烫的V1050全国首发评测报告。

摩托罗拉 V1050 基本参数表

体积:94×49×27mm

重量:137g

屏幕:26万色TFT屏

分辨率:240×320

铃声:24和弦,支持MP3

网络频率:WCDMA/GSM双模

摄像头:120万像素主 10万副

待机时间:260小时(Max)

更详细资料请点击此处查看

二、黑色磨砂质感,圆润的机身线条

摩托罗拉对于外形设计的把握总是有独到之处,无数经典商用造型都出自MOTO之手,V1050虽然没有同门师哥V3薄得那样抢眼,但也总算是系出名门,又一次展现了摩托罗拉过人的设计功底。

V1050机身的四周以及侧面都采用了手感极佳的磨砂质感外壳,用料十分考究,给人以精致高雅的印象。正面中间部位的一块纯黑底用反光塑料板铺盖,并在上面设计了金属光泽的圆环来围绕MOTO的经典LOGO。摄像头和补光灯就镶嵌在这个圆环上,外屏也藏在了这个塑料板下,在不点亮它的时候,几乎感觉不到外屏的存在,设计十分巧妙。

侧面以及背面非常干净,只设计了常用的音量调节键,以及左右两侧分别安置的摄像和摄影两个快捷键。两个摩托罗拉的LOGO则起了画龙点睛之用。

从外面看, V1050唯一缺点就是略显厚实,两部V3摞起来勉强能达到V1050的厚度,但MOTO将 V1050 的四边都设计成了圆角,巧妙的让V1050手感十足,配以黑色线条,倒显出几分苗条。

打开贝壳可以看到,另外一个10万像素的副摄像头就设计在了屏幕右下角,并不显眼。

26万色的TFT屏幕色彩艳丽自然,不算太大的主屏幕容下了240×320个像素,非常精致,用照相机的微距镜头都不容易捕捉它那细小的像素点。液晶板工艺的提高让屏幕显示效果异常细腻,清晰稳定,长时间观看也不会感觉到任何不适。

功能键区按键较多,四方向导航键 + 确定为中心的经典设计,外加左右操作键、主菜单键,以及退格取消、通话记录,接听、挂断一共七个键围绕,布局合理,操作起来不会有任何困难。按键面积和硬度都比较适中,手感较佳。

采用了深蓝色背光灯照明,配合磨砂质感外壳,夜晚给人一种幽静柔和的感觉。

三、内外捕捉,百万简单拍照

V1050的贝壳内外都配备了摄像头,外屏上方的主摄像头为120万像素,可以拍摄1280×960分辨率级别的照片。内屏下的副摄像头为 10万像素,可以拍摄最高352×288像素的图片,内外的拍头都支持摄取动态影像,并且外面的小屏幕也可以进行取景,拍照手段非常丰富。很典型的日韩拍照翻盖手机的设计思路。

V1050的拍照设定比较少,除了4倍的数码变焦,亮度调整,自动计时自拍,补光灯开关以及快门声音外,并没有更多的个性设置,例如像框,各种颜色特效等这些很能增加拍照乐趣的选项都没有发现,显得比较单薄,不过令人欣慰的是,V1050有曝光补偿,有±1和±2 四档可选,这个调整对最终的成像效果并不明显,当整体画面偏白色的时候,我们减一些曝光,偏黑就加曝光,以保证画面不至于过曝或曝光不足,这个设计一定方面体现了拍摄程序的专业性。

V1050的实际拍摄效果并不能令人满意,分辨率虽然比较高,但图像锐度不够,图像噪点较多,光源不单一的情况下容易出现偏色,白平衡失调。而且V1050没有近拍模式,物距20CM以内基本上无法正常对焦。

此外,拍摄时可以用导航键左右方便的切换内外摄像头,也可以在菜单中切换文件存储位置。

摄取动态影像效果和拍照差不多,可以无时间限制的有声摄取影像,最大影像长度视你的存储空间大小而定,值得一提的是,在光线较差的情况下,补光灯的作用还是比较明显的,平常还可以当手电用,有效范围可以达到2米 。

四、沉稳纯净的输出,全能的音乐播放器

打开摩托罗拉V1050的音乐播放器之后,系统会自动检测存储卡以及机身内的音乐,并将他们列出来供你选择,你可以自己建立播放清单,将你喜欢的音乐分门别类的建立不同的list,你也可以为这些音乐分门别类,归到自己建立的不同类别中,从而完成对音乐文件的管理。

在播放器开始播放之后,点击“隐藏”可使其在后台运行,你继续发短信或者干别的不涉及音乐输出的事情都可以边听边作。此时如果退回主菜单,左右操作键就自动变成了上一曲和下一曲,并且会在主屏幕显示当前歌曲的名称,很直观也利于操作。
V1050除了可以播放MP3格式的音乐外,对WMA以及RM格式跌得支持也非常理想,在打开这两种文件时候,还会出现微软和REALONE公司的LOGO,并且在系统文件清单也中用小图标加以区分。但非常可惜的是192kbps以上以及变频的MP3无法播放。
综合效果来讲, V1050 的声音既没有日韩手机那种对音乐夸张的表现,也没有使用BT的扬声器输出以求低音效果,各方面表现都非常平均,将声音还原的真实自然。而在表现效果上可以用纯净来形容,不论是播放midi音乐还是MP3,都表现出了很高的播放品质,调整到最大声音,基本上听不到暴音和其他任何噪音。

换上耳机,表现就上了很高的一个层次了,随机附送的耳塞声音还算饱满,效果变得比较夸张,并加入了一定的音场效果,可以听到明显的回音渲染。五、经典的菜单,多样个性的选择

MOTO手机的菜单功能一向非常丰富, V1050也很好的发扬了这个优点,可供用户调整的功能非常多。

V1050可以让用户完全自己定义菜单样式和功能,我们在个人化设定里不但可以更改桌布,颜色主题,问候语,屏幕保护以及桌面时钟样式,还可以对主菜单的样式进行调整,有图标以及文字列表两种显示方式可选,自定义菜单顺序也可以方便你第一时间找到需要的功能。
此外,四方向操作键功能,左右操作键功能,都可以由用户自定义,可选的快捷功能清单里几乎涵盖了V1050所有用得上的功能。相信这六个快捷键就可以让你不用进入主菜单完成自己的常用操作。如果你还嫌不够用,可以进行功能捷径设置,把光标移动到你想要建立捷径的功能图标上,常按主菜单键,然后确定并为它指定一个 2-99 的号码,下次想进入这个功能只需先按主菜单,然后再按相应数字就可以了。
V1050的声音设定也非常全面,所有提示功能调用共享一个铃声库,无论是来电,还是新短信息、闹钟、行程提醒,都可以使用搜索到的MP3,RM以及WMA音乐作为提示音,并且系统会自动将存储卡以及机身的音乐文件加入到铃声列表里面,非常方便。不过V1050并没有使用类似情景模式那样的设计,而是直接通过长按“#”完全静音,对于日常需求也完全满足了。
六、连接与同步扩展功能

摩托罗拉为V1050配备了数据线和光盘,不过可惜的是V1050的蓝牙功能没能打开,蓝牙提示出错,无法打开电源,数据线连接也不成功,最终没能同步成功,而且在随机光盘安装的时候选择机型的列表中,并没有V1050,但愿新版本可以解决问题。

同步失败也可以进入软件程序,可以看到,V1050的随机光盘支持功能非常丰富,可以在PC端进行菜单操作、短信收发、和outlook同步以及对手机进行设置。
V1050随机配了一张32MB的TF卡,通过适配器可以转换成普通SD卡使用。不过插槽的位置和E398一样,依旧藏在电池后面,不支持热插拔的操作。

七、文字输入、电话本以及信息管理功能

V1050仍然采用摩托罗拉比较经典的iTap输入方式,拼音联想后使用导航建选择拼音组合以及文字,联想只支持两个字的词组,不支持整句和常用短语联想。输入的反映速度一般,键盘输入较快的时候,反映有一定延迟。

V1050支持邮件收发,多媒体短消息收发,不支持自建分页彩信。
电话本采用了名片式设计,每个联系人下面都可以存储多个号码和文字信息,并且支持分组管理,可以和outlook同步,每一个联系人还可以设定单独的来电显示图片和铃声,总共可以存储500组联系人,足够日常应用。
八、待机时间及总结评定

待机时间:V1050标称的待机时间是230-260小时,在我们评测人员的实际使用中,其待机时间可以达到4天左右,由于V1050并没有太多费电的功能,节省使用还可以达到更久,作为一款高清晰屏幕的百万像素手机来说还是比较不错的。

总体来讲, V1050在各个方面都比较平均,除了26万色的QVGA分辨率高清晰屏幕和比较全面的多媒体播放能力(支持WMA和Real音频)之外,并没有什么太突出的功能,整个造型可以说是直接Copy自自家门下的V975(V980),只是颜色替换为当前流行的黑色而已,绝没有V3那样个性鲜明的外形亮点,但它给我们评测人员留下的印象还是很不错的,喜欢MOTO的朋友不要放过,目前在改版机市场的报价在3000左右,相信在批量上市后价很格就会拉到大家期待的水平。

优点:

1.磨砂机身做工精致

2.菜单功能丰富

3.铃声以及图片表现能力非常出色

缺点:

1.机身略厚

2.拍照效果较差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