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普达:智能手机在中国发展的四个关键点
在今天上午刚刚结束的微软MDC会议上,微软以一种非常重视智能手机应用、重视中国市场的姿态将最新最近的Windows Mobile操作系统以及应用展示给大家。这个在移动通信市场上的“新人”终于开始将目光转向中国。
今天下午,多普达公司总裁杨兴平博士针对智能终端应用以及市场发展做了陈述和展望。杨总首先指出今年多普达在上半年主要经营和开拓的是渠道,下半年将联合微软、中国移动和渠道商们做出一系列重头活动,将智能终端大范围推广。
“渠道准备好了;产品准备好了;微软也准备好了!”
杨兴平这三个“准备好了”似乎又一次向我们传达采用Windows Mobile操作系统的智能手机将在2004年主攻中国市场。
windows Mobile操作系统手机进入中国有四个关键点:优化操作界面;与中国移动打好关系;内容提供商的支持;更多的厂商加入进来。
优化操作界面
微软的操作系统也许是最适合PC的操作系统,但是它未必就适合手机用户的习惯,手机专业用户和发烧友能够非常了解它,但是真正高端用户可能很多功能都没有用到,其原因就是不习惯它的界面。
以前微软的研究人员离世界最广大的移动通信市场--中国太遥远,他们不了解用户的真正需求。今年在中国召开MDC证明微软开始针对中国市场用户进行应用改进了!
在终端厂商方面,诸如多普达这样具有研发实力的厂商正在替微软研发更人性化的操作界面,初步的研发结果将在8月份推出的新机多普达565上展现给用户。
一个人性化的操作系统能够让这种服务高端用户的产品更加展现出魅力。
维护好与中国移动的关系
微软在移动通信产业中并不是一个强者,只能算是新人,所以在中国这样的大市场中必需借助运营商的力量。在目前拥有高端用户多的运营商还是中国移动,但是多普达并不排除与中国联通的合作。
与中国移动急需要做的事是建立一个智能手机产业标准,包括上网标准等。这些在前两天中移动和国内智能手机厂商的会议中也已经谈到。
同时在未来,可能会有采用微软操作系统的智能手机加入到中国移动定制手机中。
内容提供商的支持
目前的移动通信内容提供商基本上是专门针对传统手机的,基于Windows Mobile的一些应用还远远不够,让智能手机变得鲜活起来除了厂商的努力,内容提供商也是中流砥柱。所以和目前的SP打好关系,给予一定研发投资也是必要的。
更多的厂商加入进来
目前在中国乃至世界,采用微软操作系统的手机还不多。在现阶段,中国厂商在开发智能手机时采用微软操作系统的主要原因是Symbin和Linux操作系统的应用开发人才太少,尤其是中国本地人才更少,所以只能采用微软的操作系统。
但智能手机终端厂商在中国比较少的原因是微软的专利费门槛太高,需要企业支付三次费用,这样的付出许多传统手机厂商很难承受。相比微软,Symbin和Linux的入门费少很多甚至没有。前不久诺基亚、索爱等厂商已经决定在中国开放Symbin的开发平台,不排除因为入门费的原因中国本土厂商转投Symbin或者Linux。
为了让更多厂商加入到微软的Mobile阵营中,微软就必须降低门槛。
作为中国做得最好的Windows Mobile智能手机厂商,多普达目前面临着如何将智能手机概念在运营商、内容提供商和用户之间普及。
多普达今年上半年对智能手机渠道进行的新的开拓。事实上,IT人士和商务人士是智能手机最大的消费群,所以多普达除了传统手机渠道还另外开辟了IT产品渠道,他们与神州数码合作将在另一条渠道线上图谋发展。
在今年下半年多普达将一改过去的推新品速度,连续推出五款新品,这都得益于多普达生产线的升级,目前生产线的年生产量已经从20万部增加到了40万部。
在智能手机的外观上,多普达也尝试了更小巧的设计,使智能手机看起来更接近传统手机,这样对消费者更有一种亲和感。特别是新机565俨然成为了时尚直板机。多普达期望这些新机能够带来50万的用户,加上已经拥有的20万的用户,多普达将在今年末争取到60-70万用户,而且这些用户基本上是高端用户和专业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