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功能检查结果分析,分别代表什么,是否正常?以后需要注意什么?

王朝养生·作者佚名  2011-11-1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项目 结果 参考值

1.总胆红素 <25 0-25 umol/L

2.结合胆红素 <7 0-7 umol/L

3.总蛋白 86 64-83 g/L

4.白蛋白 47 35-55 g/L

5.谷丙转氨酶 19 0-40 U/L

6.谷草转氨酶 32 0-35 U/L

7.碱性磷酸酶 102 62-300 U/L

8.谷氨酰转肽酶 16 0-50 U/L

9. 肝胆汁 3 0-15 UMOL/L

谷草转氨酶同功酶 9 0-15 u/l

10 胆咸脂酶 7899 4300-13200 U/L

肝功能指标临床检测正常值

谷丙转氨酶(ALT) 0~40

谷草转氨酶(AST) 0~37

谷草/谷丙(AST/ALT) 0.80~1.5

谷氨酰转移酶(GGP) 7~32

碱性磷酸酶(ALP) 53~128

总胆红素(TBILI) 5.1~19.0

直接胆红素(DBILI) 0.0~5.1

间接胆红素(IBILI) 5.0~12.0

总蛋白(TP) 60~80

白蛋白(ALB) 35~55

球蛋白(GLB) 15.0~35.0

白球比(ALB/GLB) 1.20~2.00

葡萄糖(GLU) 3.89~6.11

尿素氮(BUN) 1.7~8.3

肌酐(CRE) 53~108

乳酸脱氢酶(LDH-L) 109~245

肌酸激酶(CK) 24.0~195.0

总胆固醇(CHOL) 3.35~6.45

甘油三酯(TRIG) 0.48~1.17

尿酸(UA) 202~416

肝功能检查结果分析

1、引起谷丙转氨酶升高的原因:

(1) 急性和慢性病毒性肝炎

(2) 胆囊炎或胆道疾病(如炎症、结石、息肉、癌症等)

(3) 饮酒引起的肝脏损伤

(4) 药物引起的肝脏损伤

(5) 其他引起ALT异常因素(脂肪肝、肝癌等)

2、谷草转氨酶结果的分析:

谷草转氨酶(AST)增高>60u/L;心肌梗死急性期、急性肝炎、药物中毒性肝细胞坏死、慢性肝炎活动期,肝硬化活动期、肝癌、心肌炎、肾炎、肌炎。

3、ALT/AST比值结果分析:

AST主要分布于心肌,其次是肝脏、骨骼肌和肾脏等组织中。由于大约80%的AST存在于线粒体内,所以对肝细胞损伤的敏感度不如ALT,升高的幅度也不如ALT大,但如果AST大幅度升高意味着肝细胞损伤比较严重。因此,在临床上往往把ALT/AST的比值作为一个诊断指标和病情监测指标来看。

4、γ谷氨酶转肽酶(GGT)的结果分析:

GGT主要是来自肝胆系统,因此,它主要是肝胆疾病的监测项目。

(1)肝脏炎症:GGT轻度和中度增高。

(2)肝胆其他疾病:肝癌、肝阻塞性黄胆、胆汁性肝硬化、胆管炎、胆囊息肉、胆结石、胰腺炎、胰头癌、胆道癌等、GGT明显升高。

(3)长期或大量的饮酒,也会导致该酶的升高。

(4)长期接受某些药物如苯巴比妥、苯妥英纳、安替比林者,口服避孕药等也会使GGT升高。

5、胆红素的结果分析:

胆红素是血液中衰老红细胞分解和破坏的产物。它分为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三种。因此,胆红素测定结果有3个方面的作用。

(1) 肝细胞受到损伤时如肝炎时,直接和间接胆红素会明显升高。

(2) 胆道疾病,尤其是胆囊结石、胆道息肉、胆囊炎等、血中直接胆红素显著升高。

(3) 溶血性疾病使血液中的胆红素来源增加,肝脏处理不及,造成间接胆红素明显增加。

6、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的结果分析:

血液中蛋白的含量可以反映肝脏功能,如果蛋白质降低就表示肝脏合成功能受损害,是病情比较严重的表现,如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肝功能衰竭等。一些非肝脏疾病也可以使血液中蛋白质发生变化,所以分析结果时要注意一些生理性的影响因素。

各项指标都正常,没事!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