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问题

王朝养生·作者佚名  2011-11-13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我从去年入冬就感觉气短,天气越冷越发厉害。中医说我是肾阳虚,吃了一些汤药和金匮肾气丸,有些效果,但不能彻底。现在渐入夏季,症状总是维持在那个状态,加吃生脉饮,有所缓解,但也是不能彻底治好。我平时体质冬天很怕冷,夏天又怕热,夏天手脚心都是热的。但冷气一开,手脚就发凉。我个人倾向是阴阳两虚,所以早上吃金匮肾气丸,晚上吃六味地黄丸,但效果不大。

1、有哪位懂中医的朋友能给出出主意,我这到底是阴虚还是阳虚呀?如何治疗?

2、中医里说的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怎么理解。有的观点认为春夏阳气外发,吃补阳的药都发散到外面去了,补不到身体里,应该冬季补阳。可还有一个观点是冬季阳气闭藏,补不进去,夏天阳气外发而体内阳气空虚,此时应该补阳。请问到底应该怎样理解?

不能凭怕冷就判断阳虚阴虚。

一般来说,肾阳虚者肯定还会有二便不调的情况,比如说夜尿频,大便溏,小腹空痛,女女还会有月经方面的问题。这样的人群需要用温阳类药物。

另一类人群,虽然冬天手足怕冷,但体内郁热明显,实际上是因为积热在里,加上冬天缺少运动,气血内外阻塞而致手足怕冷。这类人群不可用温阳药,否则越用越怕冷。

常说的“冬吃萝卜,夏吃姜”,就是因为冬天阳气闭藏于里,再加温热食物,所以容易导致胃肠积热,所以用萝卜来养阴消气,以求平衡。夏天则因为阳气发越,胃肠偏虚,加上饮食生冷较多,所以要用姜来温化。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历代不同见解较多。实际上,每个季节养气的侧重有所不同,并不是春夏光养阳气,秋冬光养阴气,应该是阴阳并养,突出重点而已。看古书理解不可死在文字上。

本人的认为,冬吃萝卜夏吃姜便是对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较好注解。

中医将就辩证治疗

建议继续在当地看中医

个人观点气虚肾阳虚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