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的嗅觉 动物世界

王朝动物·作者佚名  2011-11-29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br /

鱼也像其他动物一样,嗅觉与接受化学物质有密切关系。某些氨基酸溶液,就可以激发鱼类的嗅觉感受器官,于是,鱼的神经细胞会作出感受气味的快速反应。

俄罗斯的科学家,对海洋鱼的嗅觉感受器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新的分类,根据嗅觉器官的结构特征和海洋鱼对气味的感受程度,他们作出三种分类;即大型、中型、小型。科学家为了对嗅觉质量进行评估,不仅统计了嗅觉的“幅度”,也就是神经细胞感受气味所占的面积,而且根据鱼体的大小,提出修正,众所周知,鱼体大小,决定嗅觉器官的感受能力相差极为悬殊。

凡属大型鱼类都有敏锐的嗅觉,嗅觉感受器官的工作要比视觉感受器官的工作强100倍,此类囊括板鳃亚纲的全部鱼类,既有鲨鱼、棘鲨、日本电鱼也有硬骨的狮子鱼。科学家认为,此类鱼嗅觉器官发达,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补偿了视觉发育的不足。人们都很熟悉,鲨鱼只要一嗅到血腥味,尽管隔得很远也会狂奔而至,可见其信息的灵通和动作之迅速,显然给了这位海上杀手一层风采的良机。

比目鱼的嗅觉发育不太好,应列入“普通”中间型,此类有鳕鱼、那玑格鱼(鳕鱼之一种)、太平洋青鱼等。这些鱼喜欢集群生活,并且洄游相当遥远的距离。

说起气味,和鱼的生活有着重要的联系,鲑鱼出生于小河,后来千里迢迢游向大海,数年后,又洄游到出生地,它就是靠着辨别各条小河的气味,才得以一帆风顺荣归故里。

再有,就是一些属于感受迟钝的小型鱼类,它们仅凭视觉在生活中发挥主导作用,而嗅觉发育显得脆弱,几乎不屑一提。愈来愈多的成年的或“成熟:’的鱼类,显露出愈来愈紧张的神经作用,显而可见的是,这类硬骨鱼的神经细胞已将嗅觉层“包装”得比板鳃亚纲鱼更为牢靠。

摘自《海洋世界》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