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点颏 动物世界

王朝动物·作者佚名  2011-11-29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img align=left src=../image/5345.jpg

红点颏又叫红颏、点颏、红喉歌鸲、红脖(公)野鸲、红桔、白点颏(母)、芦稿鸟、树勒煞、红蛋壳等10多个别名,是蓝点颏的姐妹鸟。

红点颏为迁徒性鸟,夏季在我国东北和西北青海和四川北部地区繁殖。秋末开始南迁,途经华北、华东各省,到广西、海南和台湾等地越冬。红点颏迁徙时寂静无声,途中栖息在菜园、草丛、农作物、灌木丛里。此时正是捕捉它的好机会,故有“春蓝秋红”之称,意即春天捕捉蓝喉歌鸲,而秋天捕捉红喉歌鸲。它与蓝喉歌鸲、蓝歌鸲称为歌鸲三姐妹,是我国名贵笼鸟。

一、外貌特征

红点颏体长13~16厘米,体重16~27克。雄鸟头部、上体主要为橄榄褐色。眉纹白色。颏部、喉部红色,周围有黑色狭纹。胸部灰色,腹部白色。雌鸟颏部、喉部不呈赤红色,而为白色。虹膜褐色。嘴暗褐色。脚角色。

二、生活习性

红点颏属迁徙性鸟,夏天在我国最北边繁殖,秋末迁徙到我国最南部越冬。这种鸟是地栖性的候鸟,常在平原丛,芦苇及小树林中活动,轻巧跳跃,走动灵活,边走边啄食,稍停时则收尾向上,尾羽略展如扇。一般它不在大树上活动,而在地面快速奔驰。红点颏鸣声婉转细柔,歌声美妙动听,善仿蟋蟀,油葫芦,金铃子、金钟子鸣叫,尤其是在发情其鸣声更悦耳。野生红点颏是食虫性鸟类,主要吃直翅目、半翅目和膜翅目等昆虫,也吃果实。

红点颏繁殖于我国北方。每年夏季5~7月繁殖,由杂草、嫩根、枯叶等材料组成椭圆形巢,巢上面封盖成圆顶,平时由巢侧面开一进出口。巢的周围有茂密的灌木或杂草等掩护,不易被人发现。每窝产卵4~5枚,卵常有灰蓝绿色,孵化期为14天。

农博网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