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鲟-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动物知识】 动物世界

王朝动物·作者佚名  2011-11-28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 Chinese sturgeon

生境:中华鲟为回游或半回游型鱼类,在近海生长,性成熟后进入江河。

捕食与食物:捕食昆虫幼虫、软体动物,寡毛类和鱼类等食物。

识别特征与习性:体长似梭型,吻长呈犁状,基部宽厚,顶端尖,稍向上翘,口小,长在头的侧面,呈一横裂,能向外自由伸缩,眼小,吻部腹面中央有2对等长的须,排成横裂,全身无鳞,只有5行宽大的坚硬骨板,背部正中1行最大,看似古代武士所用的盾牌,尾鳍歪形,上叶发达。此鱼个体较大,300--500千克的个体常见。堪称鱼类中的巨人。每年10--11月,成熟个体上溯至金沙江产卵。产卵场多在河床陡峭,水流湍急,流态紊乱的江河地段,卵甚大,沉性,具粘性,粘附于砾石上孵出。性成熟晚,要11-14龄才成熟,怀卵量大,约有50-100万粒,但幸存后代仅1%左右,所以就显得特别珍贵,此种鱼类个体大,寿命长,是大型经济鱼类,其肉味鲜美,鱼卵加工后为极其珍贵食品。因此,鱼类资源破坏也十分严重。

分类:鲟形目、鲟科。

分布:世界鲟科鱼类中分布最南的一种,长江、珠江、闽江、钱塘江、黄河等,目前大多数江河已绝迹,仅长江现存数量略多。

保护:国家I级野生保护动物,IUCN(1996)EN.CITES(1997)附录II。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