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元信发布2011炒股网民股票行为习惯研究报告

不同股龄炒股网民对炒股软件的态度差别较大
根据一份最新发布的调研报告显示,半数炒股网民使用炒股软件看行情走势、进行技术分析,不同股龄炒股网民对炒股软件的态度差别较大。
这份报告名为《2011炒股网民股票行为习惯研究报告》,是由国内第三方互联网数据公司缔元信发布的,就炒股网民投资理财情况、炒股行为习惯、日常股市相关信息渠道以及用户特征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地分析。报告中的数据反映出,炒股网民以使用免费炒股软件为主,主要用其中的图线走势分析、基本信息获取、在线交易和技术指标分析功能。
据业界最新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6月底,中国网民总数已达到4.85亿,有5626万网民进行网络炒股,使用率达11.6%,比时下火遍互联网的团购在用户规模上还略胜一筹。
缔元信调研发现,半数炒股网民使用炒股软件看行情走势、进行技术分析。在使用炒股软件进行分析的炒股网民中,有25.6%认为炒股软件对其帮助很大,64.8%认为帮助一般,9.6%认为没有什么帮助。2006年以前入市的炒股网民认为炒股软件对其有很多帮助的用户占比高于其他炒股网民;而2007至2008年间入市的认为炒股软件没有什么帮助的用户占比高于其他用户。
炒股网民使用的炒股软件以免费软件为主,使用收费软件的占比不足1成。缔元信发现,在股市投资金额越多的炒股网民对收费软件的使用率越高,投资额在50万以上的炒股网民对收费软件的使用率达28.2%。
在众多炒股软件中,炒股网民以使用大智慧和同花顺为主。2009年及以后入市的炒股网民,对这两种炒股软件的使用率都低于2009年以前入市的;2006年以前入市的对钱龙的使用率明显高于其他炒股网民。炒股网民了解这些炒股软件的主要信息渠道是财经 网站的介绍和券商或专家推荐。2009年以后入市的炒股网民,通过券商或专家推荐、朋友介绍和财经杂志广告等信息渠道获取炒股软件信息的比例较高。
同时,缔元信在报告中指出,炒股网民在选择炒股软件时,主要考虑的因素是分析功能强大或丰富、界面友好或简单易用和交易速度。投资额高的炒股网民在选择股票软件时更为慎重,考虑的因素也较多,尤其是对交易速度、账户安全和服务费价格的考虑多于投资额较低的炒股网民。炒股网民对炒股软件的总体满意度为72.2分(满分为100分),尤其对交易速度、账户安全保证和界面及操作性的满意度评价较高,而对服务费价格和提供的其他增值服务的满意度较低。炒股软件中,炒股网民对指南针、同花顺和钱龙的满意度较高,对涨乐、操盘手和证券公司交易系统直接带的炒股软件的满意度较低。
此外,缔元信还发现,炒股网民主要使用炒股软件的图线走势分析、基本信息获取、在线交易和技术指标分析功能。2009年以后入市的炒股网民对买卖点提示、股票推荐、设置股价自动提示、股票评定等推荐性和提示性的需求更强。最常使用大智慧软件的用户对基本信息获取和买卖点提示的功能使用更多,最常使用同花顺软件的用户对图线走势分析功能使用更多。炒股网民最希望增加的炒股软件功能是资金流向、股票推荐和个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