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IPv4年内耗尽 推进向IPv6过渡-业内资讯
中国已经形成世界最大的IPv6骨干网,基础电信运营商也在制定IPv4向IPv6过渡的方案,中国正在为IPv4地址耗尽而做出准备。
2011年2月初,国际互联网名称和编号分配公司(ICANN)表示,最后一批IPv4地址分配完毕。但实际上,在各大洲的相应机构手里,仍然存有一部分域名,可以支撑一段时间。
7日在北京召开的全球IPv6峰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邬贺铨表示,在国内运营商手里的IPv4地址,到今年底将所剩无几。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首席科学家毛伟表示,CNNIC掌握的IPv4地址也将在今年分配完。
中国对此已作出准备。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理事长高卢麟介绍,中国从2003年开始启动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现在已经覆盖20个城市,是世界最大的IPv6骨干网。
工信部官员则表示,正在推动下一代互联网部署,已经要求各电信运营商在建设基础网络时具备支持IPv6的功能。
中国电信公布IPv6最新进展时表示,已实现ISP业务内容向IPv6的迁移,并推出最新IPv6过渡技术方案,解决扩展性与机制格式化问题。中国移动也表示正在完善计划,打算在现有网络上进行试点。
从IPv4向IPv6过渡是个复杂的系统问题,涉及终端、应用、网站、软件各个环节的改造迁移,中国尚缺乏统一部署。中科院院士邬贺铨说,IPv6现在需要政府明确商用时间表,同时出台政策,鼓励政府网站和影响较大网站尽快支持IPv6访问。
邬贺铨重点提及对IPv6安全问题的担心。据中网公司的提供的数据,中国超过50%的IPv4域名服务器相对不安全,57%的重要信息系统存在域名解析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