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观国际:新能源前景取决于充电技术
事件背景:
日本最大的移动通信运营商DoCoMo公司计划从9月份开始发售一款兼具防水与太阳能功能的新型手机。据说,即使这款手机的电池已经完全没电了,通过机身上的一块太阳能电路板为充电10分钟后,手机仍可再支持大约1分钟的通话时间。
易观分析:
随着电信产业的快速发展,移动通信也逐渐深入到社会各个角落,而手机终端作为移动通信的承载实现平台,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目前用户对手机的应用呈现两大特点:第一是把手机作为随时随地保持与外界沟通的基本工具;第二是将手机成为许多和生活、娱乐服务、以及商务办公相关的业务承载平台。
易观国际(Analysys International)认为,手机在为消费者带来方便的同时,也逐渐暴露了它传统供电机制下下能源支撑方面的不足,无论是用户长时间处在缺乏传统电源环境,还是各项新业务应用的高耗电性能,均让手机被迫关闭,从而影响用户的使用。
在此条件下,新能源转化电能实现供给成为一个很好的选择,以太阳能、光能为代表的新能源不仅清洁无污染,而且范围分布范围极广,可以满足用户在许多条件下的紧急需求。
易观国际(Analysys International)研究发现,尽管新能源手机在用户市场中有巨大的需求,但新能源手机在成本、发电技术以及用户的基本使用体验、以及营销推广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严重阻碍了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
首先是目前新能源手机大都以太阳能、光能为主,整合太阳能电池的方式主要是将太阳能硅板集成在手机上。或是和手机电池合为一体,或是牺牲手机的美观度把太阳能板直接作为手机的面板,而现阶段由于单晶硅的光电转换率相对不高、小电流、小内阻、慢色光电路技术仍不成熟等因素的制约,目前的充电速度难以有效保障手机紧急情况下的正常使用。
其次是在许多条件下,太阳能和光能所需条件难以保证强度稳定,这就造成了再充电过程中电压不稳的情况产生,从而使电池停止充电,影响充电效果。
第三是新能源手机在充电过程中,电池的温度随着新能源的强度变化而变化,一旦新能源充足,充电速度过快,电池温度迅速上升,不仅仅对电池有所损害,还有手机中的电子器件,使用寿命也会受到一定的威胁。
最后在技术发展还不太成熟的情况下,众多手机生产厂商已经将新能源当作卖点推向市场,用户对手机的使用性价比体验较差,形成类似诈骗的不佳口碑,阻碍了市场对后续新能源手机产品的信任程度,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用户对新能源手机的消费意愿。
易观国际(Analysys International)预计,一旦未来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和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新能源手机性价比不断得到提升,以传统能源、太阳能、光能相结合的多种能源做电池供给的手机必将赢得消费者青睐。
易观建议:
对终端厂商的建议
投入更多的资源进行新能源与电的转化技术及承载平台的研发工作,使生产成本、充电效果及手机款式界面诸多因素达到协调平衡。
实现手机能源多样化供给,通过传统与创新相结合,让用户在原有体验的基础上享受新能源带来的快捷与便利。
深入挖掘商务差旅和驴友、探险、登山等野外活动群体的需求,并与运营商合作推出相关业务,通过建立示范效应以迅速拓展新能源手机重点细分市场。
研究说明
易观国际(Analysys International)提供的产业分析,主要是通过产业宏观数据、最终用户季度调研数据、厂商历史数据以及厂商季度业务监测分析等基础上,运用市场研究、行业研究以及厂商研究方法得出的,主要反映了市场现状、趋势、拐点和规律,以及厂商的发展现状。
我们相信通过市场研究及行业研究方法得出的数据在行业公认可接受误差范围内,可以准确反映行业走势与变化规律。
通过专业研究方法得到的研究结果,旨在供决策参考。厂商的实际数据请查询厂商发布的财务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