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传福清仓比亚迪H股 疑无神秘境外投资
目前,比亚迪创始人王传福清仓所持比亚迪H股1117.77万股,每股平均价25港元,套现约2.8亿港元,此事引起各方高度关注。
针对此次抛售,比亚迪发言人称:
一、王传福减持并非不看好比亚迪前景而套现;
二、此1117.77万股来源为王传福2004年和2005年分批买入;
三、此1117.77万股已由神秘境外投资者购入,并承诺长期持有;
四、比亚迪未出现现金短缺现象。
但综合各方资料,依然可发现疑点重重:
疑点一:应国家监管部门减持还是套现?
比亚迪发言人未对任何记者明确应国家监管部门要求减持为何意。
而市场对此众说纷纭,其中香港首华证券分析师任重表示,王传福此次减持可能是出于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其认为比亚迪现在的股价过高;二是其可能急需现金。由于港交所规定业绩公布前后上市公司高管不能买卖股票,所以要在当前套现,也显示出高层看淡公司业绩前景。
疑点二:到底是违规减持还是助巴菲特注资?
据悉,去年股神巴菲特力挺比亚迪电动车概念,并在9月宣布入股后,该股股价7个月翻涨1倍。该公司于去年9月曾宣布,将配股予巴菲特旗下的中美能源,不过,该交易因为至今未能获得内地证监会或相关监管机构的许可,一直未能完成。而比亚迪也于今年3月底曾发公告称,因为交易尚未获批,故将交易期限由原来的3月26日,延至今年的9月26日。王传福此次减持主要是应国内监管部门的要求,是监管部门通过巴菲特入股协议的一个重要程序。
上海汇衡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程家茂分析道,按照目前的法律规定,中国境内自然人不允许直接持有H股。而汽车行业资深研究员中投顾问李胜茂也分析,此次王传福全数出售持有的H股,可能是王传福作为内地人购买H股违背了中国证监会“内地公民不能通过QD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以外途径买入H股”的法规,所以减持。
疑点三:1117.77万股到底是王传福2004年左右买入?还是近期购入?
关于1117.77万股的来源问题,比亚迪发言人称,为王传福在2004年和2005年分批买入。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查证,港交所资料显示王传福持有比亚迪H股从2004年开始,在2004年6月18日起的连续三个交易日内,王传福分三次共买入56万股H股,买入平均价为22.5港元左右。其后2005年9月26日,王传福再次买入238.15万股H股,买入平均价为10.03港元。这一天,比亚迪股价创下上市以来的最低点9.7港元,当天开盘价即为10.03港元。而现在王传福所卖出比亚迪H股为1117.77万股。
疑点四:有没有神秘境外投资者?
此外,比亚迪新闻发言人、总经理助理王建均向记者透露,本次出售的接盘方是一个外资长线投资者,会长期持有比亚迪股份。不过没有透露具体接盘者。
但根据比亚迪透露接盘方为外资机构投资者,其交易方式应为大宗交易。但在港交所的大股东交易披露中,5月13日当天无机构交易记录,5月13日当天比亚迪的交易量为11,525,028股,则能涵盖王传福当日抛出的11,177,700股。
疑点五:比亚迪到底是否现金短缺?
实际上比亚迪现金短缺的传闻一直在财经界流传。一个月前比亚迪公布的2008年年报显示,其全年净利润约为10.2亿元,为最近三年中最低的一次。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08年底,比亚迪手中所握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17亿元,而2007年年底时,这一数据约为55亿元,下降幅度近70%。而公司销售及分销成本、研究与开发成本、行政开支、融资成本均大幅增长,其中,研究与开发成本出现约67%的增长。
而比亚迪最重要的现金流数据中,其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约18亿元,较2007年增长约7000万元。而其截至2008年底银行总贷款却高达91.62亿元,其中一年之内必须偿还的贷款高达43.71亿元。
在这样的情形下,比亚迪的融资能力正显著下降。其融资活动现金流净额从2007年时的约72亿元大幅降为约3亿元。
同时,比亚迪已刊登公告,于近期卖出比亚迪手机充电业务……
业绩持续下降、A股上市短期内无望、巴菲特投资落实疑云重重、“富比案”的巨额赔偿、郭台铭搅局核心电池领域、资本市场对于2.8亿港元套现的疑虑……
这个春天对于比亚迪和王传福来说,有点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