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世界电信日”足迹见证发展
5月17日是“世界电信日”(World Telecommunications Day)。
随着3G网络走入人们的生活,“电信”的终端产品也越来越丰富。它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和不断地改善。从电影《手机》里,让人恨得无奈的“泄密”手机,到在去年举世震惊的5.12汶川大地震中起到重要作用的卫星通信设备,爱也好恨也好,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电信技术。到底,什么是“电信”呢?
电信是指利用电报、电话、传真、无线电设备和互联网络等手段传递信息的通讯方式。1844年电报正式用于公众通信。为了使电报发挥更大的作用,欧洲一些国家先后成立了“德奥电报联盟”和“西欧电报联盟”。1865年3月上述两组织合并成“国际电报联盟”。同年5月17日,法 国、德 国、俄 国、意 大 利、奥 地 利等20多个国家在法 国巴黎签署了《国际电报公约》,并宣告国际电报联盟正式成立。随着电话和无线电的广泛应用,国际电报联盟于1932年改名为国际电信联盟。国际电信联盟的宗旨是:扩大和促进国际间电信技术的合作;促进电信事业的普及;协调各国的电信政策。
为了纪念国际电信联盟的建立,强调电信在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中的作用,国际电信联盟在1968年第23届行政理事会上,决定将该组织的成立日——5月17日定为“世界电信日”,并要求各会员国从1969年起根据国际电信联盟所确定的电信日主题开展纪念活动,宣传电信的重要性,普及电信科学技术,培养年轻一代对电信的兴趣。1969年5月17日,国际电信联盟第二十四届行政理事会正式通过决议,将5月17日定为“世界电信日”,并要求各会员国从1969年起,在每年5月17日开展纪念动。1973年国际电信联盟再次通过决议,要求各会员国继续开展各种纪念活动,活动方式可以多种多样。为了使纪念活动更有系统性,每年的世界电信日都有一个主题。我国每年举行各种纪念电信日的活动。
随着电报的发明,信息的传递方便、快捷起来,人类也因此进入了电信时代。为使电报发挥更大的作用,1865年5月17日,法国、德国、俄国、意大利、奥地利等20多个国家在法国巴黎签订了《国际电报公约》,并宣告国际电报联盟正式成立。
随着电话和无线电的广泛应用,国际电报联盟于1932年在西班牙马德里召开的第五届代表大会上,决定将“国际电报联盟”改名为“国际电信联盟”。1947年联盟成为联合国的一个专门机构,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国际电信联盟目前共有188个成员,中国于1920年加入该组织。
为了纪念国际电信联盟的建立,强调电信在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中的作用,国际电信联盟在1968年第23届行政理事会上,决定把5月17日定为“世界电信日”,并要求各会员国从1969年起根据国际电信联盟所确定的电信日主题开展纪念活动,宣传电信的重要性,普及电信科学技术,培养年轻一代对电信的兴趣。
1865年5月17日,为了顺利实现国际电报通信,法、德、俄、意、奥等20个欧洲国家的代表在巴黎签订了《国际电报公约》,国际电报联盟(International Telegraph Union,ITU)宣告成立。1932年,70多个国家的代表在西班牙马德里召开会议,决定自1934年1月1日起正式改称为“国际电信联盟” (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1969年5月17日,国际电信联盟第二十四届行政理事会正式通过决议,决定把国际电信联盟的成立日——5月17日定为“世界电信日”,并要求各会员国从1969年起,在每年5月17日开展纪念动。
1973年国际电信联盟再次通过决议,要求各会员国继续开展各种纪念活动,活动方式可以多种多样。每年世界电信日期间,包括中国在内的国际电信联盟(ITU)的各个成员国都会举行各种各样的主题活动,推动本国网络通讯产业的健康发展、普及共享。
从近年来的电信日主题可以看出,以计算机为核心的ICT(名词解释1)凭借网络飞速发展,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全球信息通信技术逐渐在发展壮大,并正在体现“科技以人为本”的宗旨。同时也证明了国际电信联盟推动ICT发展的决心。名词解释1:ICT
信息与通讯技术(InformationandCommunicationsTechnology,简称ICT) 以计算机为核心的ICT凭借网络飞速发展,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ICT不同于传统通信概念,它的字面意思是信息通信技术。ICT产生的背景是行业间的融合以及对信息社会的强烈诉求。ICT作为信息通信技术的全面表述更能准确地反映支撑信息社会发展的通信方式,同时也反映了电信在信息时代自身职能和使命的演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