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开通基站超2万个 TD一期融合组网收官
TD一期网络上部署开放GSM用户视频电话业务权限后,中国移动在紧张开展网络优化补站的同时积极兑现“三不”原则。
“中国移动已经在TD一期网络上部署开放GSM用户视频电话业务权限的相关工作,以实现用户和业务的彻底融合。”《通信产业报》(网)记者近日独家获悉。而开放2G用户视频电话权限是中国移动兑现“三不”原则(不换号、不换卡、不登记)的重要一环。
TD-SCDMA技术论坛秘书长王静表示,根据产业链的良性发展与市场竞争的需要,TD用户今年必须达到500万户,只有到达这个数量级,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才能有信心和能力进行今后的研发。
在业界把目光更多聚焦在TD三期集采和TD二期象征意义更浓的首个视频电话开通上时,至关重要的一期网络建设情况远离人们视线。要达到500万的用户数,除了六月即将开通二期网络外,一期网络的质量将直接影响目前TD用户的体验以及TD的市场推动。
一期网络建设历经2年之后,目前TD一期,尤其是支持“三不”原则的2G/TD融合组网进展如何呢?
一期核心网改造基本完成
目前,中移动正加快完成HLR(归属位置寄存器)升级改造,一期HLR改造进入收官阶段。截至记者发稿时,除上海外,其余城市均已完成HLR改造工作。大唐移动技术专家何蓉表示,HLR升级是中移动现网融合核心网侧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之一,HLR升级改造成为融合组网的重要一环。
电路域改造是一期现网融合改造核心网侧的重要部分。通信产业报记者独家获悉,所有城市均已完成MSC(移动业务交换中心,用于连接无线系统和固定网络)改造工作。值得一提的是,在电路域改造方面,中移动在天津、福建、广东地区先行展开TD与2G共MSC融合测试工作。中国科学院刘学勇博士表示:“共MSC改造摸索出切换区的设置与网络质量的关系,为其他地区的改造提供借鉴经验。”
除了电路域,分组域更是TD核心网改造的重要组成部分。分组域由SGSN、GGSN、CG多个网元组成,改造复杂度大于电路域部分。截至记者发稿时,除北京外其余城市均已完成分组域设备改造工作。
北京已完成补站建设
此外,中国移动TD一期城市网络优化补站又有新突破,此前建网难度较大的北京已完成补站建设,记者独家获悉。一期十城市累计开通2万多个基站。
如何提升一期十城市的网络覆盖质量呢,答案是对网络进行补站优化。北京曾是TD一期十城中进度最慢的一个,其建网进展一直是业内关注的焦点。TD-SCDMA产业联盟秘书长杨骅曾表示,作为中国移动TD基站补点工作的一部分,北京有望新建近千TD基站。电信专家李进良也曾指出,中国移动在北京需要再加建700-1000个TD基站,才能满足通信需要。李进良指出网络没有做到无缝覆盖,暴露了打不通、有时断线、声音不好、可视电话有马赛克等问题。信号不好曾是TD用户反映最多的问题,给试商用用户带来了很多困扰,影响了TD的口碑。如何提升原10个城市的网络覆盖质量,这不是技术问题,而是网络部署的工程问题。日讯技术支持部冯庆华表示:“TD系统采用智能天线、多用户检测等技术以降低系统干扰,使小区呼吸效应不如WCDMA明显,因此TD的容量和覆盖计算可分别考虑,然后根据系统受限情况决定最终设计规模。”不过也有专家向记者透露,个别城市还未达到补点目标。
特殊场景为二期提供优化经验
当前中国移动正在加速优化进程,在覆盖强度、覆盖质量、各种业务的覆盖、容量与网络质量统计等方面,性能指标都将有很大提升。大唐移动市场部市场总监徐敬涛表示,特别是2008年中国移动TD-SCDMA第6阶段网络优化结束后,网络质量明显提升。
一期室内覆盖、大型场馆、农村、高速铁路、高架桥、磁悬浮、海平面、草原、沙漠等“3大8小11个场景”优化过程为二期提供良好的优化经验。大唐、中兴、华为、诺基亚西门子通信、上海贝尔、日讯等公司均对室内覆盖等场景提出成熟的解决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全球唯一的商用磁悬浮列车,上海磁悬浮时速达到最高431km/h,TD网络优化难度陡增,大唐移动结合特殊场景提出有针对性的专利算法予以辅助网络优化,并在网优中辅以定向切换专利算法,结合逻辑合并小区等技术不断进行深度优化。目前可实现在最高时速431公里/小时的磁悬浮列车上进行TD的各种特色业务体验。
除了个别城市稍显滞后,TD一期网络建设基本处于收工阶段。一期网络建设完毕,为中国移动的大规模市场推广奠定了基础,同时TD一期网络建设中积累的无线接入网的站址选择与优化,核心网络升级与融合经验都能为后面的建设提供指南。(文/周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