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接班人问题
什么是“问题”?记得中学时的一位语文老师是著名的特级教师,他告诉我们其定义是“知与不知的边缘”,至今印象颇深。理论上,我们周围充斥着的最多的东西就是问题,力图通过学习、思考、行动等行为方式搞清和解决的也是问题,虽然大多数问题可能永远没有或只有局部的、暂时的答案。
最近关于知名企业接班人的问题的讨论似乎成为热点,现仅以一家之言、一种角度、一般背景,并仅以一家公司为例,对此问题贡献一类拙见抑或思考。
如果看最著名和被广泛尊重的公司和人之一,很快就可以搜索到美国的通用电气和韦尔奇。通用电气似乎是较好地解决了企业接班人问题的企业。韦尔奇研究生一毕业,就进入该公司服务,当时年龄是差一个月满25岁。在通用电气连续工作20年后的1981年,他成为公司的CEO,再之后的十年,他成为那个时代的传奇人物。与多数想象习惯不同,他并不是从外面吸收了“新鲜血液”,前来唤醒一个昏昏欲睡、自满自足的巨型公司。
虽然韦尔奇成为时代最具代表性的典范,其背后也必然反映了通用电气在韦尔奇担任CEO的时代的创新与辉煌,但从历史上看,他继承的并不是一家管理严重失当的公司,相反,他的前辈琼斯是戴着“美国最受崇敬的企业领袖”的美名退休的。此外,在通用电气历史上众多表现良好的CEO当中,韦尔奇不仅不是第一位改革发动者或管理创新者,而且,以不同CEO时期的财务绩效指标来衡量,他还不是通用电气历史上CEO的顶尖人物。如以税前股本回报率计算,韦尔奇的业绩是26.29%,他之前的那位是28.29%,虽然这一点不能动摇韦尔奇名列美国企业史上最有效率的CEO之一的地位。这说明什么呢?韦尔奇改变了通用电气,而他的很多前辈们也一样。
从通用电气更长的历史上看,在一个世纪里不乏像韦尔奇这种才干的CEO,而且全都是公司内部自行培养和产生的,这的确可以使得通用电气成为思考大企业接班人问题的重要参照,也应该是通用电气成为一个伟大公司的关键原因之一,但这还能说明什么呢?聘请外贤担任最高管理者使公司变革或保持一种地位,显而易见是比较困难的,虽然这不是错误的;但同样重要的是,审视内部与迎接外部一切环境的改变,也绝对没有冲突。一切变革的驱动来源于人,来源于人对变革的热情与内心灵性的解放,无论在公司内部还是在外部。
上一期提到中国古代的二元论,这也包括变与不变的东西。在企业接班人问题这个命题上,不变的是什么呢?暂可以想到两点并以图景示意:第一,韦尔奇成为CEO之前7年,其前辈批准了一份遴选CEO的文件,并与包括人力资源部门在内的小组密切合作,花了两年时间逐步淘汰,把96个可能的人选减少为12人,再减为6个首要人选,其中包括韦尔奇;第二,借用上期的一句话:世界是在变化的,尤其在这个信息时代,在这个经济危机挑战老平衡、孕育新平衡的阶段,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放弃追寻能经受时间考验的基本观念。也像通用电气一样,所有企业都重视连续性、继承性,个别性的人和物终究都会凋零,但最重要的问题还包括,企业是否具有远超出任何企业领袖任期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