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G1手机:软件开发者的美丽哀愁

王朝数码·作者佚名  2008-12-09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无论T-Mobile G1(谷歌的Android手机)锁定的是消费或企业市场,独立软件开发商都该做好准备才对。

因为,当操作系统(Google Android)、硬件装置(T-Mobile G1)及合作的电信业者(T-Mobile)都ready后,无论谷歌打的是什么算盘,都需要有内容和应用程序予以支持,才能扩展市场占有率。

这也是苹果(Apple)会发布 iPhone SDK,吸引软件开发商直接于其上开发可于iPhone操作系统OS X上运作的原生(Native)软件,其后再透过Apple App Store,吸引iPhone使用者留驻与采购各种应用服务的原因。

简单来说,G1对市场的冲击影响很大,绝不止于移动设备操作系统商,以及电信商,国内市场的独立软件开发商若能赶快停止“站在一旁干瞪眼”的被动行为,主动针对走开放源代码软件架构的Android,开发各式应用服务,谁说软件业者无法搭上G1顺风车,抢攻消费市场或企业市场。

姑且不论支援Google Android对独立软件开发商带来的实质经济效益,但我们却可将之视作软件业者搭上G1顺风车,抢占消费市场的案例。

聚焦企业市场?

那些致力于研发企业资源规划(ERP)、商业流程管理(BPM)、知识管理(KM)、顾客关系管理(CRM),甚至是商业智能(BI)等应用系统的本土软件业者,有无出头的一天?

您如何看待一个未开发市场,就像我们熟知的“非洲人不穿鞋”的案例,乐观的业务认为非洲是个极有发展空间的新兴市场,悲观的业务则认为“没市场”,您呢?

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G1因未内建支持电子邮件等功能,而被研究机构或媒体直接指出,G1很难在在短期内分食、或撼动RIM(Research In Motion)及微软(Microsoft)等在企业市场的市场占有率,但因G1拥有良善的网络浏览功能,因此,抢攻消费市场,倒不是多大的难事。

面对上述情境,独立软件开发商们,分析“乐观的业务”或“悲观的业务”……再做决定前,请仔细想想,有别于其它移动设备的操作系统,Google Android是一套开放源代码码软件;其次,为抢攻智能型手机市场,谷歌怎可能不大力邀请、或大力支持各方英雄好汉,一同丰富G1所能提供的应用服务内容。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