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七号须经受6个节点考验

王朝科普·作者佚名  2008-11-11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神七今晚择机发射

·航天员如遇险4小时回地面

·神七遭遇空间碎片概率极小

·伴飞小卫星将为神七“照相”

·选第二批航天员将考虑各个行业

·近距离观察航天员训练过程

·航天员乘组确定 首次出舱穿中国装

·刘伯明:太空圆梦报答母爱

·翟志刚:飞天是最大的荣誉

·景海鹏:首先是国家的儿子

航天员水下模拟太空出舱训练(资料照片) 新华社发今晚(9月24日),万众瞩目中的神七飞船就将搭载3名航天员升天。“从成功发射到安全回收,3名航天员和神七飞船至少要在6个节点上经受严峻考验。”这6大节点是什么? 节点一:发射

火箭点火、起飞、上升和返回阶段,出现致命故障的可能比较大。

承担神七发射任务的是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这是我国可靠性最高的火箭,已先后成功将6艘飞船送上太空。尽管如此,发射场系统为了确保航天员安全,还是实施了一系列应急预案。

100多米高的发射塔增加了逃逸救生滑道,紧急情况下航天员可由此滑道下滑安全撤离。飞船发射采取远距离测试发射模式,可以在距离发射塔1500米外进行控制发射,发射安全程度大大提高。飞船上升段的应急救生共有8种模式,其中大气层内4种、大气层外4种。

节点二:变轨

神七飞船飞行到第5圈时,将由椭圆轨道转变为近圆轨道。变轨能否成功,对飞船能否按计划完成各项飞行任务和准确返回地面预定着陆场至关重要。

节点三:航天服组装与穿着

从第9圈开始,航天员就要开始为出舱做准备,其中最重要的是进行航天服的拆包、组装、测试、穿着,整个过程要持续14个小时。航天员必须严格按照程序,一步一步实施,任何一个环节的疏漏都可能导致意想不到的后果。

节点四:气闸舱泄复压

出舱活动之前,航天员需要在轨道舱内完成空间环境和载人环境的切换。气闸舱“泄压”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决定航天员是否能够按计划出舱。

泄压并不是简单地打开舱门,把空气排放到空间,需要通过大量的分析计算和地面试验找到泄压过程中最佳速度和压力控制点。舱内的气压要始终和航天服的状态相协调,从一个大气压到泄压完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与出舱相反,航天员从太空回到飞船内,要经历一个“复压”过程。

节点五:出舱活动

根据预定计划,从第29圈开始航天员将出舱活动30分钟,这是整个神七的最大难点和亮点。在真空、高低温、失重等太空环境下,将舱门打开并非轻而易举,航天员需要完成开保险锁、开关转动手柄、拉开舱门、给舱门套上保护罩等一套规定动作。舱门若不能保证密封,则可能出现灾难性后果。

节点六:穿越“黑障”

当飞船在太空中飞行最后一圈时,开始制动返回。这个过程中,再入大气层的飞船返回舱必须穿越极为危险的“黑障”阶段。与空气的高速、高温摩擦,使得返回舱表面形成一个等离子区,飞船与外界的无线电通信因此大幅衰减,甚至中断。这对飞船和航天员都是严峻考验。直到返回舱距地球约40公里处,“黑障”才会消失。

本报与新华社解放军分社联合报道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