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金墓葬现千年完好芝麻

王朝科普·作者佚名  2008-11-11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墓葬为大兴新城新发现的37座之一 显示主人有一定社会地位

昨天,市文物局表示,北京文物研究所和山西大学文博学院在大兴新城北区第16号地遗址发掘中发现了37座墓,在其中一座辽金墓中,发现一罐保存完好的芝麻。这在北京地区发掘的墓葬中尚属首次。

据了解,在此次联合发掘工作中,共有15座辽金墓,6座唐墓以及16座明清墓,其中15座辽金墓均为圆形穹隆顶砖室墓,墓室之南有墓道,多数有砖砌的方形祭台。据北京文研所基建考古室于璞介绍,墓门有的为简单的拱形,有的墓门处有壁画,有的墓门为砖制仿木结构,上施彩绘,墓门上还有以黑彩绘制的花卉图案。墓室内均设棺床,棺床上有砖砌的台子或函,以置骨灰。室内往往还有砖雕的灯台、桌子、椅子、门等。墓道多为台阶式,也有个别为斜坡式。

出土器物主要有铜、瓷、陶等,其中,一座辽代墓葬出土了一个带盖陶罐,揭开陶盖,发现陶器内有粒粒可数的芝麻。

另据介绍,专家们还发现一批唐代及明清时期墓葬,其中唐墓6座,葬具为砖砌长方形船形棺或抹角长方形,头向南,仰身直肢。16座明清墓葬,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有单棺、双棺和三棺三种形制,墓向均为南北向,头向北者居多数。部分棺木尚存,覆瓦置于其上。

据市文物局研究所专家介绍,此次对大兴新城北区第16号地遗址古墓葬群的发掘,不仅丰富和拓展了文物部门对该地各时期墓葬形制、丧葬习俗、社会生活、经济状况、建筑形式等方面的认识,也为各时期墓葬文化编年与区系的完善提供了宝贵材料和依据。(李琦)

更多内容请关注科技频道>>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