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十大新物种(组图)
5. 太攀蛇
太攀蛇(Oxyuranus temporalis) 这可能是目前已知毒性最大的蛇。与它亲缘关系最近的两个品种是内陆太攀蛇和蝙蝠蛇,它们的毒性分别位居世界前三位。这项新品种发现(仅有一个标本)再度说明人们对生活在环境恶劣的栖息地(这里是澳大利亚与世隔绝的干旱地区)中的体型相对较大的动物了解有多少贫乏。它也说明了为了治疗蛇伤而精确分类毒蛇类别的必要性。
6. 花面狐蝠

花面狐蝠(Styloctenium mindorensis)据悉,这种体型较大的独特果蝠品种仅见于菲律宾民都洛岛上。它是已知的第二种花面狐蝠品种。另一个品种仅见于印度尼西亚苏拉维西岛和附近的托吉安岛,该物种最早是由阿尔弗莱德·拉塞尔·华莱士发现的,并根据他的名字进行了命名。华莱士是查尔斯·达尔文的同事,他们共同写了论文《讨论物种形成变异的趋向;以及变异的永久性和物种受选择的自然意义》。在其他贡献方面,他注意到亚洲和澳大利亚生物群分别存在的明显不同的动物化石群缺失现象,现在这些区域被称作华莱士线。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种新物种是在华莱士线西边发现的,而它的姊妹品种都生活在华莱士线东边。这个新物种受到栖息地不断减少和捕猎的威胁。该发现增强了人们对民都洛岛上的地方特殊性的了解,并强调了物种探索和保护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