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我们正站在电信业的历史拐点上
对于那些听着周杰伦,用着动感地带,以拇指和短信作乐的新新人类来说,这或许是一个难以理解的宏大命题,即使他们正是改变和见证者的一员。
每天,中国有超过6亿的人使用手机,超过3亿5千万人使用固定电话——这个数字还在以每个月超过1000万的速度不断增长。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已经成为“电信大国”,拥有全球覆盖面最广、用户规模最大的通信运营商,全球每年消耗的数十亿部手机,也有超过10%销往中国,甚至在2008年这个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之下,中国也成为诸多跨国通信巨头眼中的避风港。
站在国家的高度俯瞰全局,从国防安全储备、社会普遍服务,到推动国民经济增长,一路行来,中国通信产业的历史使命不断跃迁,已成为不同时期产业变革的根本推动力。
如今,在完成普遍服务覆盖之后,这个已覆盖泱泱中国3/4人口和97%以上行政区域的基础行业,已经不仅仅代表着村村通电话人人打手机,不仅仅关系着国家安全的战略储备。它的每一个细微变化,会在无数倍地放大后,影响改变无数中国人的观念和生活方式,并带动工业、农业,乃至整个中国经济向信息化时代全面转型。
于是,通过重组二次分配电信业的开放利益后,伴随中国产业经济体制的全面转身,电信业再次回到中国改革的风口浪尖,将以信息化推动工业化的整体重组,成为牵动中国宏观变革的信息神经。
这也是当工业与信息化部横空出世时,当TD-SCDMA试商用时,当中移动、电信、联通、网通等运营商“6合3”重组时,这个行业被高度关注的原因。
在自上而下循序渐进的产业变革背后,前进的路径已经清晰。在新的时期,为国家安全和普遍服务而构建的,既有的通信行业已经走到全面重构的前夜。无论政府的宏观调控之手,还是运营商和产业链的市场生态,都将因新的历史使命而调头转身。
这一改变已经开始。
【更多内容请关注科技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