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他人--透过言行看性格|报价¥10.20|图书,哲学与宗教,心理学,人格心理学,性格,曲智纲
品牌:曲智纲
基本信息
·出版社:金盾出版社
·页码:215 页码
·出版日:2006年
·ISBN:750824205X
·条码:9787508242057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32开
内容简介
本书是帮助读者如何从一个人的外貌、打扮、动作、言谈举止、行为习惯等方面来判断其性格和心理,并给出了测试和解析。内容较为丰富,语言通俗易懂,涉及的范围较为广泛,提供的认识方法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尤其适合青年朋友阅读。
编辑推荐
也许你刚刚走向社会,也许你尚未走出校门,无论怎样,当你面对无数个陌生的面孔时,要想认识他们,就要有一些方法。建议你读读这本书,它会进一步帮助你认识人。但是,读者在看这本书时,也不能太过于痴迷其中,而是要将一些分析问题的方法灵活运用,这样才是明智之举。
目录
第一篇 从第一印象识人
1.相由心生——从外貌看性格/2
2.窥探心灵的窗口——通过眼神了解人/4
3.发型露心迹——从头发了解他人的性格和心理/8
测试1 帽子与性格/11
4.服饰显性情——从穿着看个性/12
……[看更多目录]
文摘
书摘
2.窥探心灵的窗口
——通过眼神了解人
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要了解一个人,首先就要观察他的眼睛
,因为眼睛是最不会说谎的器官。
爱默生说:“人的眼睛和舌头所说的话一样多,不需要字典,却能从眼
睛的语言中了解整个世界。”所以,通过观察一个人丰富的眼睛语言,在某
种程度上也可以对他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和认识。
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如果不注意别人的眼睛,就无法了解对方内
心世界的微妙变化。一般情况下,人们很难彻底隐瞒心事,即使有人摆出一
副无表情的脸孔,但刻意的做作并不能维持长久。老年人常说:“听别人讲
话,或对别人讲话,要注意对方的眼睛。”这里所说的注意眼睛,不是凝视
,而是观察对方视线的活动。透过视线的活动,了解和认识他人,实在是人
与人之间圆满交往和心灵沟通的要诀。
——当一个人对另一个人产生了好感,在他还没有用语言表达的时候,
多会用一种带有愉悦、欣慰、欣赏等感情交织在一起的眼神不住地打量对方
。
——当一个人表示对另一个人的拒绝时,他会用一种不情愿,甚至是愤
怒的眼神,轻蔑地进行嘲讽。
——当一个人看另一个人,眼光从上到下或是从下到上不住地打量对方
时,他表现出的是对对方轻蔑的审视。也说明这个人有自我优越感,有些清
高自傲,喜欢支配差遣人。
——在谈话的时候,对方眼光如果不断地转移到别处,这说明他对所谈
的话题并不感兴趣,另一方意识到这种情况以后,应该想办法改善这种局面
。
——在谈话中,一方的眼神由灰暗或是比较平常的状态,突然变得明亮
起来,表示所谈的话题切合他的心意,引起了他极大的兴趣,这是使谈话顺
利进行的最好条件和时机。
——在两个人的谈话中,一个人在说话时,既不抬头,也不看另外一个
人,只顾说自己的,如果没有其他原因,如果不是表示说话人不够自信,则
在很大程度上表示了对另一个人的轻视。
——当一个人用两只眼睛长时间地盯着另一个人时,绝大多数情况都是
期待着对方给予自己一个想要的答复。
——当一个人用非常友好而且坦诚的眼神看另一个人,甚至还会眨眨眼
睛,说明他对这个人的印象比较好,他很喜欢这个人,即使他犯了一些小错
误,也可以给予宽容和谅解。
——当一个人用非常锐利的目光、冷峻的表情
……[看更多书摘]
点此购买报价¥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