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创新300问/智慧树经管书系|报价¥16.20|图书,科学与自然,科学与科学研究,世界各国科学研究事业,刘忠

王朝图书·作者佚名  2008-05-21
  字体: |||超大  

点此购买报价¥16.20
目录:图书,科学与自然,科学与科学研究,世界各国科学研究事业,

品牌:刘忠

基本信息

·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

·页码:221 页码

·出版日:2006年

·ISBN:7801985486

·条码:978780198548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32开

编辑推荐

什么是创新?什么是自主创新?什么是创新型国家?什么是国家创新体系?创新与发明有区别吗?自主创新有负面效应吗? 我国汽车业自主创新弱在哪里?宝钢、海尔、奇瑞、华为何以领跑产业发展?……通过阅读本书,你将对这些问题有个清楚的认识。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创 新

第一节 创新的概念

第二节 创新的类型

第三节 国家创新体系

……[看更多目录]

文摘

书摘

学步需要决心,跑步需要耐心,而领跑需要创新,而所有的这些,都需

要有超前的理念和勇于打破常规的创新精神。

宝钢建厂伊始就决定倚重技术进步求发展,坚持引进先进技术和自主创

新相结合,走开放式技术发展的道路。最近,宝钢已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明确写入总体战略目标,这表明把实行了25年的引进、消化、吸收、创新

的技术创新路线,转移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始技术创新、增强综合竞争

力上来。

创新,首先从体制上突破。宝钢集团领导亲自挂帅成立了技术创新委员

会,2002年4月完善了由公司决策层、咨询层、管理层和实施层构成的技术

创新管理体系。

宝钢在评审重大科技奖项时增设“门槛”,规定申请一等奖以上必须要

有发明专利,科技人员在完成科研项目时,通过专利体现技术的创新性和先

进性。

宝钢建立首席工程师制度,开辟培养管理专家和技术专家“双通道”,

以能力和业绩为标准,先后两次选拔、命名了91位首席工程师和首席研究员

,极大地激发了技术和管理人才的创新热情。

为了营造人才脱颖而出的科研环境,宝钢股份在技术中心设立“小特区

”,采取项目工资制,探索分配体系新模式,充分调动了广大科研人员的积

极性。

凸显创新,跳出传统的圈子,宝钢已将专利申请量作为企业经营总目标

之一,科技投入率超过3%。

体制的创新带来了丰硕的成果。宝钢联合重组后,专利申请每年递增20

%以上,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2004年专利申请量达403件,技术秘密审

定量达1244件。

P190

点此购买报价¥16.20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