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个培养孩子创造力的关键/博采家庭教育书系(博采家庭教育书系)|报价¥18.00|图书,家庭,家庭教育,子女能力培养,吴海燕

王朝图书·作者佚名  2008-05-21
  字体: |||超大  

点此购买报价¥18.00
目录:图书,家庭,家庭教育,子女能力培养,

品牌:吴海燕

基本信息

·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

·页码:226 页码

·出版日:2006年

·ISBN:750643881X

·条码:9787506438810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16开

·丛书名:博采家庭教育书系

内容简介

一个人的素质和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幼年时期接受了什么样的教育。现如今,创意教育已经成为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主旋律。对父母来讲,重视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已是为人父母的重要使命。本书从10个方面人手,为读者介绍了培养孩子创造力的关键,同时,也科学、系统地为家长提供了培养孩子创造力的有效方法。

作者简介

吴海燕: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教育系,从事多年教学工作,长期专注于家庭教育研究工作。曾参与编写《我家孩子最健康》,《快乐学习魔法通》等书。

媒体推荐

书评

我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才能,我只不过是喜欢寻根问底地追究问题罢了。

——科学家爱因斯坦

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儿童的

创造力解放出来。

——教育家陶行知

中国留学生学习成绩往往比一起学习的美国学生好得多,然而十年以后

,科研成果却比人家少得多,原因就在于美国学生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和创

造精神强。

——科学家杨振宁

孩子提供的问题越多,那么他在童年早期认识周围的东西也就越多,在

学校中越聪明,眼睛越明,记忆越敏锐。要培养自己孩子的智力,那你就得

教他思考。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

编辑推荐

了解孩子潜在的创造欲望,培养孩子出色的创新能力!

一个人的素质和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幼年时期接受了什么样的教育。现如今,创意教育已经成为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主旋律。对父母来讲,重视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已是为人父母的重要使命。本书从10个方面人手,为读者介绍了培养孩子创造力的关键,同时,也科学、系统地为家长提供了培养孩子创造力的有效方法。

目录

1.营造一个好的家庭环境

父母零了解创造力教育

给孩子一个乐观的态度

重视孩子的提问

在孩子面前树立创意形象

学会聆听孩子的声音

……[看更多目录]

文摘

书摘

创造力是人们在创造性解决问题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个性心理特征,

是在一定的目的支配下,运用一切自身掌握的信息,发挥自己的创新性思维

,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其核心是创造

性思维能力。简单地说,创造力就是创新的能力。

创造力教育就是以培养创新能力为核心,根据创新的原理,以培养被教

育者具有创新意识、思维、能力、情感以及个性为主要目标的教育理论和方

法,其目的是使被教育者在牢固、系统地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发展良好的创

新能力。

在现今时代,资讯技术飞速发展,创新的重要作用被提高到了前所未有

的地位,成为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传统教育已经难以适应时代

需要,只有大力推进创造力教育,才能培养出具有良好创新能力的人才。

现代教育学的研究已表明,一个人的素质和观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幼年

时接受过什么样的教育。同样,培养一个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黄金时期

也在幼儿期。原苏联杰出的教育家安东·谢苗诺维奇·马卡连柯曾说:“教

育的基础主要是在五岁以前奠定的,它占整个教育过程的80%”。而美国的

一项调查也表明:一般人在五岁时能够具有90%的创造力,在七岁时具有10

%的创造力,而八岁以后创造力就下降为2%。我国著名的教育先驱陶行知

说,儿童的创造力是祖先至少经过50万年与环境适应、斗争所获得而传下来

的才能之精华,教育的关键是能启发和解放儿童的创造力以利于以后从事创

造工作。

对父母来讲,必须抓住孩子幼儿时期的创造力教育,这是为人父母的重

要使命。这是因为,孩子在小的时候有着旺盛的求知欲和强烈的好奇心,他

们的思路和思维非常开阔,不受限制,脑子中基本上没有思想上的束缚,再

加上他们对社会规范的无知,可以不受约束地思考和做事,所以有着难以置

信的创造能力。所以,幼儿期是开发孩子脑力资源、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能

力的黄金时期。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也说:“儿童本性中潜藏着强烈的创

造欲望,只要我们在教育中注意诱导,并放手让儿童实践探索,就会培养出

创造能力,使儿童最终成为出类拔萃的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否则,这种

可贵的创新精神萌芽,就会被扼杀在摇篮中。

因此,父母必须重视从幼儿期开始创造力教育的重要性,把握培养孩子

创造性人格的良机,对他们进行科学合

……[看更多书摘]

点此购买报价¥18.00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