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慢易中天(易中天品三国现象批判)|报价¥16.90|图书,历史与地理,历史,史学理论,历史研究,红孩
品牌:红孩
基本信息
·出版社:学林出版社
·页码:226 页码
·出版日:2006年
·ISBN:7807302461
·条码:9787807302469
·版次:2006年11月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32开
内容简介
易中天因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上的《品三国》而出名,但是,有人说,易中天走红是浅思维的成功,易中天现象是浮躁的标志,……种种负面评说接踵而来。本书收录的就是梁永安、葛红兵、蒋元明、张颐武、郜元宝、李瑞卿、杨光祖、牛学智、刘忠、石英、萧复兴、毛时安、梁晓声、红孩等20余位文化名家对《品三国》文化现象发表了各自的看法。
编辑推荐
易中天因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上的《品三国》而出名,但是,有人说,易中天走红是浅思维的成功,易中天现象是浮躁的标志,……种种负面评说接踵而来。本书收录的就是梁永安、葛红兵、蒋元明、张颐武、郜元宝、李瑞卿、杨光祖、牛学智、刘忠、石英、萧复兴、毛时安、梁晓声、红孩等20余位文化名家对《品三国》文化现象发表了各自的看法。
目录
谁在跟易中天较劲儿(代穿)
争鸣篇
易中天三议
“文史合一”传统的历史阐释及误区
“历史超女”易中天
……[看更多目录]
文摘
书摘
十几年来,我们的文坛总是喷泉式突进,意想不到的文化景观常常不择而出,超出人们的理性边界。余秋雨热是这样,易中天热同样如此。看看易中天的学者生涯,以前写过数量不算少的文艺学、文化研究论著,字字殚精竭虑,却像雨水落进沙漠里,没有多大的社会反响。而自从上了中央电视台讲三国,顿时欢声一片,随后就是出版社和如云的“粉丝”,热闹非凡。因此说:现象大于个人,易中天还是那个易中天,围绕他的人群和声音却寒热两重天,这其中的奥妙何在?
“文化中产阶级”的文化欲望
一种文化产品在社会上热起来,总是有它的精神需求。需求越大,热度越高,这正是“众人拾柴火焰高”的道理。那么,是什么样的人群热了易中天?初初看去,似乎是热爱历史的广大读者,细细根究,却并不尽然。这其中有一份文化情缘,更有一种文化青涩。中国文化的一个大优势,是我们拥有世界上极其罕见的静态文化资源。中国历史辉煌于唐代以前,那时候的欧洲文化过于萧瑟,压抑在基督教神性的神秘气韵中,人的活性还远远没有呈现。而中国文化始终没有脱离人间伦理,演绎出种种富于人类悲欢的精彩故事。就文学而言,自公元360年后,欧洲文化被《圣经》叙事大一统,进展甚少。而中国文学已经由简人繁,经典迭出。这是我们中国文化的自豪,也是中国人潜意识中的骄傲。不过这种自豪与骄傲在贫穷的时代隐而不显,因为大家还汲汲于饮食男女,无暇体会自身的精神价值和文化归属。20世纪90年代之后,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以几何级数递增,年轻的一代普遍受过良好的基本教育,同时又感受到来自全球化的文化信息。稳定的社会生活提供了一种生活情景:很多人在经济上还处于小康阶段,但在文化上已经达到中产水平。在互联网的支持下,他们拥有的信息、潜移默化的生存理念、对人生的向往已经高出了自身的经济地位。这时候,《故事会》之类的通俗读物远远不能适应他们的品味,而精致的纯文学之类读物又超出了他们的文化智趣。于是,一种应运而生的文化产品势必走红:它投合着人们对历史辉煌的自豪,又不那么讲究穷根问底(否则太累)。它不大具备“学习”功能,因为文化中产阶层需要的是放松,是轻度的有闲;同时它又充满文化的气氛,似乎在体会着某种深刻的东西。什么产品最符合这样的文化“定制”?“谈古”几乎是不二法门。讲历史本身就是一种深沉,至少是貌似深沉。历史本身又布满了疑云,正好用来编织故事篓子,娱乐性与文学性齐备。这样的文化产品正是文化中产们
……[看更多书摘]
点此购买报价¥1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