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山那边--走进尼泊尔|报价¥45.60|图书,旅游,旅游随笔,世界之旅,张建明

王朝图书·作者佚名  2008-05-21
  字体: |||超大  

点此购买报价¥45.60
目录:图书,旅游,旅游随笔,世界之旅,

品牌:张建明

基本信息

·出版社:中国工人出版社

·页码:387 页码

·出版日:2005年

·ISBN:7500834071

·条码:9787500834076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16开

内容简介

喜马拉雅山那边,有一个美丽而神秘的地方。当你走进她,这里不仅处处有神,而且事事与神相关,这便是当今世界惟一的一个以印度教为国教的立宪君主国——尼泊尔。亲爱的读者,你想了解她吗?你想有一天亲历其中吗?那么,就请跟随我们走进这部书,做一番精彩的神游吧。

作者简介

张建明,1945年生,河北束鹿人。毕业于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先后任总参某部干事、处长、中国驻尼泊尔使馆武官等职,大校军衔。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1972年开始自学国画,得著名书画家邵宇教导。

1975年起,美术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全军、北京市等国内美展和赴德、英、日、法等国展出,多件作品获奖或被收藏。

1980年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

1992年起,先后在上海、济南、深圳、汕头、苏州等地同海内外画家联袂举办画展。2002年在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举办“张建明艺术展”。

出版有美术专著《写生山水画创作技法》、多件美术作品和多部文学著作。

媒体推荐

书评

著名军旅画家张建明过去一直创作活跃,近五六年来在国内画坛却销声匿迹。原来张建明去尼泊尔做了几年我驻外使馆武官。

在尼泊尔工作期间,他在圆满完成军事外交工作的同时拍摄了大量照片,并在加德满都举办了一次《张建明艺术展》,展出了他带去的中国画作品和在尼泊尔创作的摄影作品,从而在尼泊尔上流社会和驻尼外交使团中引起很大反响,当地媒体称“一位武官和摄影绘画联系在一起,这的确是一个难得的结合”。

张建明是中国美协会员,有很全面的文化艺术修养,不仅作画、摄影,而且著书立说、做学问,多才多艺。回国一年多来,在报刊发表了一些介绍尼泊尔国情、风情的图文作品;附有700余幅图片的两部图书《喜马拉雅山那边——走进尼泊尔》和《尼泊尔王宫》已相继出版;同时还创作出一批“尼泊尔风情”中国画新作。

目录

“山国”山水间

雪山北望

加德满都河谷的传说

首都揽胜

沙阿王朝的摇篮廓尔喀

郊野散记

尼印边界行

夜闯大森林

野生动物觅踪三记

鸟事三题

松果“拾”趣

晴空风云起

比兰德拉国王的葬礼

贾南德拉国王的登基大典

武警总监之死

如此“关闭”

飞越尼泊尔

文化遗产录

庙宇之城加德满都

依然活着的哈努曼多卡

帕坦的古代建筑艺术

徜徉巴德冈

斯瓦扬布纳特考

不愿走进的博达

节日的帕苏帕蒂纳特

偏僻的长谷纳拉扬

释迦牟尼诞生的地方

民俗与民情

邻居,你好

塑像,照片及其他

街头漫步

熟悉的那些街巷

一个董事长侄女的婚礼

圣河岸边归天路

不同寻常的饭店

街头洗浴

广而告之的春宫图

虾皮与照相机

出乎意料的辫子画展

敬神的国度

大梵天之迷

印度教庙里的阴阳石

王宫神像

备受欢迎的象头神

走近活女神

睡神院中的女孩儿

神牛真“牛”!

“节日之邦”

德赛节看宰牲

灯节盛事

节日的震撼

色彩的节日

帕坦的红农神节

中尼友谊长

贾南德拉国王为我点红

珍珠之链

访华之后说中国

中华寺一夜

哈先生与阿尼哥协会

一幅珍贵的丝织照片

……[看更多目录]

文摘

书摘

飞越尼泊尔(《喜马拉雅山那边》之一) 这架直升机是“松鼠”还是“云雀”,我不 知道,也没有多问,反正很小:除机头有两名驾驶员外,机舱内仅有两两相对的4个座位。我们3个人坐下后,刚好剩下一个座位可以放下我们随身携带的东西。

这是2002年6月中旬的一天,我们从加德满都起飞,飞往西南方向尼泊尔西南边境重镇尼泊尔甘吉,这里与尼印边界不到10公里,然后再飞到沙利扬县。第二天,我们又从加德满都起飞,飞往西北方向尼泊尔北部与我国西藏相邻的廓尔喀县。两天之中,相当于完成了尼泊尔中西部的斜向穿越。

这次飞越,是一次愉快的飞越。

小飞机就像一只大蜻蜓,掠过加德满都河谷,转眼就进了山区。由于飞机太小,身置机舱中凭窗外望,蓝天就在眼前,白云就在身旁,群山就在脚下,风声就在耳边,那感觉,就像自己长了翅膀在空中飞翔一般。

当时,尼泊尔雨季刚刚开始,云很多,也很低。虽然直升机飞得不高,但也常常是穿云而行。飞在云中,雾迷机窗,满目弥漫着乳白色的神秘。云开处,蓝天格外高远,一朵朵大大小小的流云如团团飞絮,在身边缓缓飘荡,是那样洁白、那样轻柔,让人忍不住想伸出手去扯下一把。偶尔,也遇到大雨,雨点打在头顶的螺旋桨和机舱顶上,砰砰作响。穿行在茫茫雨中,就像拨开不尽的水帘。雨停处,回首望去,一道彩虹悬在身后,仿佛我们刚刚从那虹桥下飞过。

无云无雨时,脚下就是山、山、山……连绵不断。尼泊尔境内的山,除北部高寒地带外,大都有绿色植被。我们两天的飞行,好像没有看到无树的秃山,眼前迎来的,皆为郁郁葱葱的青山,一座连着一座,形状不同,面貌各异,却都一样的雄伟、壮阔和高大。凝目下望:树密处,一片苍绿,不见山地;林疏时,一棵棵高树清晰可辨;山上的路,高低蜿蜒,宛若一条条白色的锦带;山涧中的河流,纵横逶迤,忽明忽暗;镶在路边和河岸的,是一层层的梯田和一座座房舍。

尼泊尔人喜欢散居,除主要城镇外,少有聚居的能够形成一定规模的村庄。他们大多愿意与自己的田产长相斯守。这就形成了一块田地就有一幢主人房屋的格局。不管是在南部很小的一片平原地区,还是在几乎覆盖全国的山区,大都如此。又由于到处是山,就决定了尼泊尔人的田产差不多都是梯田。站在山下看梯田,梯田一层层升上山顶。在飞机上望梯田,梯田一层层落到山脚。身在高空鸟瞰,山形缩小,一层层梯田也相应变得细密。这些细密的梯田,

……[看更多书摘]

点此购买报价¥45.60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