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性爱时代|报价¥15.80|图书,文学,纪实文学,社会观察,新井一二三
品牌:新井一二三
基本信息
·出版社:江西教育出版社
·页码:225 页码
·出版日:2007年
·ISBN:9787539247601
·条码:9787539247601
·版次:2007年7月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32开
内容简介
沈昌文 资深出版人、《读书》杂志前主编
查建英 作家,《八十年代访谈录》作者
陈冠中 作家,《号外》杂志创办人
李欧梵 学者,哈佛大学荣休教授
联袂推荐!!!
新井一二三,一位迷恋汉语的日本人,一位用中文写作的日本女作家。中文书写下的日本社会,日本人眼中的中国文化,异域文笔向读者展现那曾被我们忽视的“汉语美”。
作者已成为华文世界中知名的专栏作家和畅销书作家。曾为香港《明报》、《星岛日报》、《信报》、《苹果日报》,台湾《中国时报》、《国语日报》等著名报纸专栏作家,目前已在台湾出版繁体作品14部(《樱花寓言》、《我和阅读谈恋爱》、《心井?新井》等等),每部都成为受市场热捧的畅销书;
《万象》杂志鼎力推荐;
文如其名,新井的文风清浅自然,又饶有婉趣;富有日本文学的韵味,又有中文的美感。新井笔下看似清浅,但背后关注的却是广泛的社会批评和文化思考。行文却以私人记忆为主,过滤后的情感不温不火,被人誉为“有智识和情感上的诚实”,是我们观察当代日本,乃至这个时代的文字参照。
[内容介绍]
本书介绍日本当代文化,共分四卷。卷一围绕樱花、名字、宗教、江户等主题,介绍典型的日本文化;卷二是作者扫描近二十年来,日本女性在婚姻、情爱领域的变迁和现状;卷三是介绍了日本家庭主妇的日常生活,在“琐碎”生活中呈现“生活化”的当下日本;卷四是作者从女性主义、民族国家、社会历史、宗教文化等角度解剖当代日本,对当前日本思想文化、社会结构方面深层思考。作者善讲故事,文字清雅,通过一篇篇小文章,可得以对当下日本社会的方方面面既有感性的了解,也有理性的认识。
作者简介
新井一二三,新井是姓,一月二十三是生日,合在一起就是“新井一二三”——一个用中文写作的日本女作家的名字。
生长于日本东京,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学系毕业。1984-1986年,在北京外国语学院和广州中山大学进修现代汉语、中国近代史、粤语。回国后在《朝日新闻》当了半年的记者。1987年移居加拿大,做自由撰稿人,在英文《多伦多星报》、The ldler等刊物上发表文章。1994年搬去香港,开始为中文报纸写专栏,作品散见于《明报》《星岛日报》《信报》《苹果日报》,台湾《中国时报》《自由时报》《国语日报》等等等等。1997年回归日本,目前担任明治大学讲师。
编辑推荐
传统的日本属于历史了,今天,日本人的生活已经现代化了,甚至后现代化了。
新井一二三,一个用中文写作的日本人。沈昌文,资深出版人、《读书》杂志前主编;查建英,作家、《八十年代访谈录》作者;陈冠中,作家、《号外》杂志创办人;李欧梵,学者、哈佛大学荣休教授;联袂推荐!
一个用中文写作的日本人——新井一二三,在世界各地交了几个好朋友,有时候她被认为是“不明国籍”的人;有时候“文化杂种”的生命力,反而让她成为清晰明确的人。有些人随着年龄,自然而然地成熟,可是新井一二三不一样,她为了寻找真正的我,跑到很远的地方去打滚。也许你认为她很有“异国情调”,然而为决定所付出的勇气和傻劲,她和大家一样,流了许多酸眼泪!带你近距离观察当代日本。
本书介绍日本当代文化,共分四卷。卷一围绕樱花、名字、宗教、江户等主题,介绍典型的日本文化;卷二是作者扫描近二十年来,日本女性在婚姻、情爱领域的变迁和现状;卷三是介绍了日本家庭主妇的日常生活,在“琐碎”生活中呈现“生活化”的当下日本;卷四是作者从女性主义、民族国家、社会历史、宗教文化等角度解剖当代日本,对当前日本思想文化、社会结构方面深层思考。作者善讲故事,文字清雅,通过一篇篇小文章,可得以对当下日本社会的方方面面既有感性的了解,也有理性的认识。
一衣带水的日本,我们向来隔膜,更何况数十年间,我们和他们都在急速变化中。新井一二三的笔下,讲述的是一个不传统的日本,旧时风物民俗今日只堪回味,后现代的生活场景光怪陆离,有人步入了无性爱时代,有人热衷于“援助交际”,有人重倡民族主义,有人对民族主义大声说NO!……透过名字、樱花、节日、宗教、书籍、电影、情爱……新井一二三以私人性的记忆,清浅隽永的中文,带领我们细细品味当今日本的味道。
目录
自序:缓慢生活
卷一 日本的味道
不传统的日本
二日醉文化
妖艳的樱花
日本人的名字
……[看更多目录]
文摘
精彩试读
妖艳的樱花
/ 新井一二三
今年,东京的樱花开得比常年早。三月的最后一个周日,我有事去了东中野。在火车站对面,沿着火车轨道,种着好多棵樱树,花儿正在盛开。
那时傍晚六点多钟,天已昏黑,在黑色的背景上,樱花显得特别白。沿路上,很多粉红色的灯笼照着樱花,是当地商店会挂的,每一个灯笼都写着“××电器店”、“××面包店”等等。
既有樱花又有灯笼,场面跟庙会一般热闹,虽然没有摆摊子的小贩,也几乎看不到行人。我办完了事,本来要坐火车走,可是,一看到那么美丽的夜景,马上改变主意,开始在樱花下边散步。
“太美了,”陪我的朋友说,“但愿这条樱花道路不是通往黄泉的。”
“不用怕!”我笑着说,不过,我明白他的感觉。盛开的樱花美丽到恐怖的地步,加上,我们都知道樱花的生命很短暂,容易联想到死亡。
其实,在诗人眼里,樱花是日本最大的奇迹。一到春天,日本全国的每条街上忽然都有樱树,而且同时开始含苞待放。是否有妖精担任着联络业务?
我们沿着火车轨道走了一段路,之后向北转,往一个叫新井药师的佛教寺庙。这庙的院子比较大,有不少樱树,我估计今晚会有一些人为了“花见”而来。
还没到新井药师,从远处已经传来嘈杂的人声。果然,一走进去就是人山人海,在每一棵樱树下都有一批人摆草席坐了下来,吃饭、喝酒、唱卡拉OK,大宴会正在进行中。
这就是“花见”。每年到樱花盛开的时候,日本人一定要在樱树下吃喝一顿。上野公园、千鸟渊等以樱花闻名的地方,吸引几十万“花见客”,连小小的新井药师,这晚也有上千人。 一般来说,“花见”是跟同事一起做的,恐怕是经过工业化、都市化以后,在城市居民的生活中,公司代替了传统农村社区的缘故。这晚因为是星期天,大伙跟家人、亲戚、邻居、朋友出来,气氛更加融洽。
“花见”虽然听起来很文雅,实际上是很土的活动。在席子上盘腿而坐,边吃便当边喝酒,经常有人喝多了酒就开始打架,或者在樱树下蹲下来呕吐,走之前又不清洁,到了第二天早晨到处都是垃圾。于是,每年春天,都有报纸社论教训国人说,不要在“花见”中从事非理性活动等等。
在我看来,“花见”之所以有趣,是因为它很土,很非理性。普通日本人认为“花见”是跟“忘年会”一样世俗的活动,实际上,它的宗教色彩特别浓厚。现代日本人平时不在户外吃喝,唯一的例外就是“花见”(冲绳人过清明节时,在墓地吃饭。不过,冲绳有独特而与日
……[看更多书摘]
点此购买报价¥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