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想象--南北欧作家与中国文化/跨文化丛书|报价¥27.90|图书,文化、教育与信息传播,文化理论,比较文化学,王宁

王朝图书·作者佚名  2008-05-21
  字体: |||超大  

点此购买报价¥27.90
目录:图书,文化、教育与信息传播,文化理论,比较文化学,

品牌:王宁

基本信息

·出版社:宁夏人民出版社

·页码:287 页码

·出版日:2005年

·ISBN:7227030741

·条码:978722703074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16开

内容简介

步入南北欧文学殿堂,关于中国的旖旎想象纷至沓来:罗马作家眼中那亦幻亦真的丝人国,意大利文艺舞台上那诗情氤氲、忠勇悲歌的“中国英雄”,美丽幽冷的“中国公主”……这些满蘸异国色彩的东方故事,以无尽的魅力,引发着人们对另一方世界的美丽遐思。而那疯骑士堂吉诃德、流浪汉小瘌子、新女性娜拉、闯入山妖王国的培尔·金特,还有在坎坷的天常之路上跋涉的不朽诗人但丁,在中国读者心中激起的精神涟漪,是如此经久不息……中荷文学与文化的接触和交融;中国文化在南北欧的流播、全球化时代汉学传统的兴盛与更新;汉语的普及与新的世界文化格局的形成,如同一条条令人目不暇接的文化交流通道,置身其中,让我们领略中西文学与文化交流的华彩乐章。

作者简介

葛桂录,江苏泰州人,1967年12月生。1993年获山东大学文艺学专业硕士学位,2002年获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博士学位。现任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比较文学与民办文学专业博士生指导小组成员,兼任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理事,中国比较文学教学研究会副会长。主要著作有《雾外的远音——英国作家与中国文学》《他者的眼光——中英文学关系论稿》《中英文学关系编年史》《坎坷的天堂之路——中国文学舞台上的但丁形象》《新时期中国比较文学编年史稿》(合著);另有《比较文学教程》(执行主编)《曼德维尔游记》(合译)等。论著《他者的眼光——中英文学关系论稿》获福建省哲学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在《外国文学研究》《当代外国文学》《南京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五十余篇。目前正主持承担福建省“十五”社科规划重点项目“中英文学交流史”的课题研究。

编辑推荐

疯骑士堂吉诃德、流浪汉小癞子、新女性娜拉、闯入山妖王国的培尔·金特,还有在坎坷的天堂之路上跋涉的不朽诗人但丁,在读者心中激起的精神涟漪,是如此经久不息……步入南北欧文学殿堂,关于中国的旖旎想象纷至沓来。中荷文学与文化的接触和交融;中国文化在南北欧的流播、全球化时代汉学传统的兴盛与更新;汉语的普及与新的世界文化格局的形成,如同一条条令人目不暇接的文化交流通道,置身其中,让我们领略中西文学与文化交流的华彩乐章。

目录

关于南北欧作家与中国文化等若干

理论问题的对话

神奇的想象与重构:

欧洲人眼中的中国

1.“东方主义”的意识形态批判

2.西方的“东方学”和“汉学”分析批判

……[看更多目录]

文摘

书摘

在探讨欧洲人或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形象时,除了东方主义这个问题必须

引起我们重视外,我们还会碰到另一个问题:为什么在西方人的眼中,中国

以及中国人始终受到西方媒体的“妖魔化”?为什么我们的祖国和我们的同

胞在西方媒体中竟被描绘得与其真实面目相差如此之大呢?为什么许多对中

国一无所知的西方文人竟能在自己的纪实或虚构作品中仅凭着道听途说或自

己的想象就能对中国进行一番“栩栩如生”的描绘呢?应该承认,他们的想

象力确实是丰富神奇的,但实在是离事实甚远而难以令人置信。究其原因,

我们同样也可在西方人建构出来的“东方”或“中国”之概念和形象中找到

答案。因为中国长期以来在欧洲人眼里,素来以“他者”的形象而出现,这

个他者对欧洲人来说,有着两个既相辅相成又相互矛盾的因素:一方面是中

国作为一个远离文明中心欧洲的异国之邦,无论其文明的程度还是文化的质

量都无法与“先进的”“高级的”欧洲文化相比;另一方面,中国的神秘性

和历史悠久性对这个龙的帝国之外的每一个人似乎又都有着极大的诱惑力,

因而对它进行种种猜想、探索进而描绘就成了欧洲人的一大乐趣。历史上就

有不少欧洲人不远万里,甚至远涉重洋,冒险来到中国,其目的就是为了获

取对中国的一点直观印象,然后经过他们那带有强烈的主观能动意识的神奇

想象,甚至充满建构意识的描绘,便把一个欧洲人眼中的中国形象展现在了

他们的同胞面前。

P35

点此购买报价¥27.90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