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研究/为了明天工程社区青少年事务研究丛书(为了明天工程社区青少年事务研究丛书)|报价¥25.10|图书,文化、教育与信息传播,教育,各级各类教育,综合,顾东辉
品牌:顾东辉
基本信息
·出版社: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页码:283 页码
·出版日:2006年
·ISBN:7562818886
·条码:9787562818885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16开
·丛书名:为了明天工程社区青少年事务研究丛书
内容简介
本书对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进行统揽性、全面性的介绍,主要论述了社会工作的内涵、架构、伦理及其抉择,作为临床和宏观社会工作基础的青少年发展及其社会环境,社区青少年的概念、需求、行为及其社会工作思路,社区青少年的就业促进、就学援助和行为修正,社区青少年的管理机制和社会工作行政管理,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展望等内容。在本书的不少章节中,对上海市的社区青少年工作也有比较全面的介绍。
作者简介
顾东辉,曾获复旦大学经济学学士和硕士学位、香港中文大学社会福利博士学位。现为复旦大学社会工作学系系主任、副教授,香港大学—复旦大学MSW和MSSM项目主任,浦东新区社会工作者协会副会长,上海市阳光社区青少年事务中心董事和专家咨询团召集人,上海市社会学学会理事,上海市社会工作者协会理事,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副秘书长。研究方向:社会工作评估、非政府组织发展、社会保障政策、失业者社会工作、青少年服务等。巳出版专著《支持和回应:社会工作视野中的下岗职工研究》,主编《社会工作概论》、《社会上作评估》等,参编《社会工作导论》、《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研究》、《预防犯罪与青年工作》等;在《社会学研究》、《(中国社会工作研究》等刊物发表过多篇专业论文。
媒体推荐
书评
“为了明天工程社区青少年事务研究丛书”首次从社会学、社会工作学、心理学、教育学、法学和国际视野等多个视角深入研究社区青少年群体和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是上海理论界紧密结合上海工作实践,研究探索出的第一套关于中国本土化的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理论和方法体系的系列丛书,也是上海理论界以国际化视野,第一次对海内外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进行全面、系统研究的最新理论成果。
本丛书共七本,分别是《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研究》《社区青少年法律研究》《社区青少年心理研究》《社区青少年教育与就业工作研究》《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方法与技巧研究》《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国际比较研究》以及《2003—2005年上海市社区青少年工作蓝皮书》等。
编辑推荐
本书对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进行统揽性、全面性的介绍,主要论述了社会工作的内涵、架构、伦理及其抉择,作为临床和宏观社会工作基础的青少年发展及其社会环境,社区青少年的概念、需求、行为及其社会工作思路,社区青少年的就业促进、就学援助和行为修正,社区青少年的管理机制和社会工作行政管理,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展望等内容。在本书的不少章节中,对上海市的社区青少年工作也有比较全面的介绍。
目录
序
前言
第一章 社会工作的基本脉络
一 社会工作的内涵
二 理论架构
三 过程架构
……[看更多目录]
文摘
书摘
服务介入就是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技巧和方法,推进工作计划和
适时适地修正工作方向,是服务双方共同参与、积极互动从而达成工作目标
的过程。澄清服务目的和内容、讨论保密原则等是服务介入阶段需处理的专
业内容。
协助服务对象自身的改变。(1)社会工作者可以协助对象实现任务目标
。在微观社会工作中,社会工作者可以根据评估、诊断与计划目标,协助案
主抒发和调节情绪、澄清其不恰当认知和看法、修正其偏差行为。在宏观社
会工作中,社会工作者可能需要组织工作团队,发动对象参与,并在此过程
中解决问题和满足需要。(2)社会工作者也可以协助对象达成过程目标。在
微观社会工作中,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一起面对问题,协助其学习解决问
题、满足需要、发现和整合内外资源的能力。在宏观社会工作中,社会工作
者可以选择合适的对象、时间和话题,采用适当方法接触服务对象从而鼓励
其参与;可以发现热爱他人、易交朋友、善于聆听、勤奋工作、乐于助人、
表达能力强和善于处理问题的领袖型人物,并通过培训、活动参与、私下鼓
励和督导等使其素质逐步提高;可以通过报名或邀请手段组织义工,帮助他
们认识工作者和机构,提供其成长机会,促进其积极发展。当然,同时实现
任务目标(即,舒缓或解决问题)和过程目标(即,提升服务对象能力)显然是
一个更理想的结果。
促进环境改变。如果服务对象的问题和需要源于环境因素,那么,社会
工作者就应该积极对环境因素施加影响。如针对社区青少年求职困难的状况
,社会工作者可以游说政府出台激励社区青少年就业和创业的优惠政策。社
会工作者也可以依托专业方法改变服务对象的微观环境,如帮助上例中的阿
生母亲改变行为习惯,从而优化母子关系;也可以通过出席会议、参加活动
、资讯互通、资源协调、合作联盟等形式联络有关主体,共同出台实务项目
、完善行政管理和制定有关政策,形成有利于服务对象的宏观环境。
体现实践智慧。在计划落实过程中,社会工作者需要参照计划和当时当
地情况,形成每次活动的操作计划。除了设计相关活动外,还可以布置和检
查家庭作业,从而提供给服务对象有意义的经验。社会工作者需要通过工作
记录、接触服务对象及其他手段,了解服务执行情况、阶段性目标实现情况
、服务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需要、服务对象的感受、资源
……[看更多书摘]
点此购买报价¥2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