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你自己的魔镜/中国青年精品栏目丛书|报价¥12.90|图书,文学,散文随笔,中国当代,随笔杂文,综合,彭波

王朝图书·作者佚名  2008-05-19
  字体: |||超大  

点此购买报价¥12.90
目录:图书,文学,散文随笔,中国当代,随笔杂文,综合,

品牌:彭波

基本信息

·出版社:百花文艺出版社

·ISBN:7530635336

·条码:9787530635339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0开 0开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讲了四辑主要内容,分别是:你是你自己的魔镜;怀念纯洁;眺望自己出海;与阳光为邻,详细内容有:另类的鲁迅;伟大的疯子与傻子们;一种梦想的真实生活;我不是美女;你是你自己的魔镜;在明白与不明白之间;一个30岁男人的怕与爱;永恒的感召;误导;设计人生的时刻表;生命不仅属于自己;临终时刻;受伤;幸福的可能;兔子与刺猬的赛跑;游戏;生命的舞鞋……

媒体推荐

永远和未来在一起 ——“《中国青年》精品栏目丛书”序

彭 波

80年前,上海淡水路的一个小弄堂里,常有一群穷学生模样的青年进进出出。中国统治者的密探没有嗅出异味,帝国主义的巡捕也被瞒过。这些密探和巡捕万万没有想到,就在他们的眼皮底下,中国第一本青年刊物——《中国青年》诞生了。

当时编辑出版和购买阅读这本青年刊物是要冒杀头坐牢之罪的。读一下她的创刊宣言就知道统治阶级为什么会咬牙切齿。“政治太黑暗了,教育太府败了,衰老沉寂的中国像是不可救药了。但是,我们常听见青年界的呼喊,常看见青年界的活动。许多人都相信中国的惟一希望,便要靠这些还勃勃有生气的青年……”

从此,《中国青年》注定要和中国历史的风云变幻交织在一起,和千千万万的中国青年结下不解之缘。她的早期编辑恽代英、肖楚女、邓中夏、张太雷一个接一个倒在血泊中,后继者掩埋了他们,打点行装,跟着党中央、团中央南北转战。从上海到瑞金,从延安到西柏坡,最后走进了北京城……《中国青年》历经血火,屡遭磨难,鼓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年走向未来,构成了中国期刊史中的一道亮丽风景。

斗转星移,沧桑巨变,《中国青年》今天面对的读者,不再是满怀憧憬投奔解放区的穷学生,不再是向党支部写决心书扎根边疆的共青团员,不再是响应号召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就在离她的出生地一箭之遥的上海新天地,今天的年轻人正在富丽堂皇的时装店和幽雅恬静的咖啡屋里流连徜徉。对于他们来讲,呐喊、流血、挨饿、票证简直就是遥远的童话。有人怀疑,从“童话”里走过来的《中国青年》,一本以鼓吹革命、弘扬理想起家的红色刊物,还能拨动今天青年的心弦吗?

是的,《中国青年》也有过困惑。但是,她始终坚信,她曾和当代青年的祖辈和父辈肝胆相照,荣辱与共,也一定会成为当代青年的真诚朋友。因为渴望变革,渴望创新,渴望进取是中国几代青年人的共性,而这一切正是《中国青年》80年来孜孜追求的。就在有人对今天的青年这也看不惯,那也不顺眼,说什么“垮掉的一代”,“缺乏责任感的一代”的时候,《中国青年》满腔热忱地为青年立传,为青年立言,忠实地记录着青年的成长足迹和心声。80年前,她说过中国的希望是青年,今天,她依然对青年充满信心。是的,她绝不会对未来失望。

当代青年是奋斗的一代。他们不尚空谈,务实进取,努力改变着个人的命运,进而改变着国家的命运,创造出一个又一个无愧于前人的传奇。当代青年活得很认真。他们坦然地追求物质生活,同时又不甘心做物质的奴隶。他们严肃地探讨着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渴望精神的飞翔和超越。他们毫无保留地向他们的朋友《中国青年》倾诉自己的肺腑之言:挫折与成功,喜悦与苦涩,心底的秘密和感情……于是,就有了许许多多出自普通青年手笔的文章,就有了他们和《中国青年》共同打造的一些名牌栏目。

感谢百花文艺出版社将其中一部分文章结集出版,让我们再次感受青春的律动,倾听时代的脚步声。

永远和未来在一起,是一种福分。

(作者为中国青年杂志社社长)

目录

第一辑 你是你自己的魔镜

另类的鲁迅 吴志翔

伟大的疯子与傻子们 莫洛

一种梦想的真实生活 乔叶

我不是美女 曹意峰

你是你自己的魔镜 骆爽

……[看更多目录]

文摘

书摘

看看你的生活习惯吧,检查你的日常工作安排,如果你是一个没有创造性的人,那么你把这一个月、这一个星期、这一天的劳累、恐惧、欲望,像慢镜头一样重播几十年,就是你未来的生活。如果你是一个有创造能力的人,从你现在的努力程度、你现在所处的跑道、你改变命运的决心和勇气,能看到你未来的生活场景。

我们或许喜欢看推理小说,但是我们有没有想过为自己的命运推一把理?

你就是你自己的预言家、未来学家、算命大师。

你也是你自己的魔镜。

阻碍我们改变剥香蕉方式的原因,很多时候是我们自己的弱智与近视。有人当了美国总统,他不着急,尽管他像所有的男人一样有上进心;一听说和他同一个单位的另个科长要提成处长了,他猴急上火,眼红嘴苦,千方百计把那个人弄下来。于是,从另一个部门调了个处长来。下回轮到他有了机会,那位被整过的人也下力扒拉他。多年过去,处长一个个派来调去,他俩都还在“怀才不遇”继续干科长。如果当初换个想法:“真好,他提上去了,下一次,我就

少个竞争对手,我好好帮他,替他说说好话,让他顺利上去。”下一次,至少那个上去了的,不该说他的坏话了吧?人们不知为什么,总是妒忌自己身边的人,其实,身边的人最可能被视为敌人,也更有可能成为朋友。

遇到难事,先试试换个角度去想。这其实是个最简单的道理:香蕉是可以从两头剥的!

有时人会选择生活在物欲的表层——直到有一天.他发现自己的精神已被物欲覆盖了,变得面目可憎模糊不清。

作家的戒指

林 夕

朋友带我去拜访一位作家。据说他的阅历颇为丰富,去过西藏,游历过欧洲,在日本也待过几年;他研究的专业是古汉语,对藏文、日文等也颇有研究,业内很有名气。后来他改行当作家了,而且是专写言情小说的通俗作家,我们因此也得以相识。

他的相貌也和他的阅历一样,颇为丰富,长须短发,粗布麻衣,看上去就像他小说里的主人公,一位游历天涯的行为艺术家。不过待人接物,他十分讲究,容易让人联想起他的古汉语专业。见面寒暄之后,他忙着给我们倒茶。我意外地发现,他那双很男人的手上,除了大拇指外,每只手指上都带着一枚镶嵌珠宝的戒指,很耀眼,很不相称。

我忍了几忍,最后还是忍不住,提出心中的疑惑。作家一听就笑了,有些自嘲地说:“你也知道,我写的是言情小说。出版社有要求,要浅显,好看,这样才好卖。可是写的时候,总找不到感觉。

……[看更多书摘]

点此购买报价¥12.90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