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交换笔记

王朝other·作者佚名  2008-05-19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前 言

某一天看到网上的同僚对cisco考证特别钟爱,自己一不小心也挤进了这支队伍。在网站上交流的同时,自己获得网友的无私奉献。虽然工作很忙,也发誓不甘心落伍,于是每天带着倦意的躯体回到居室,又啃起书本来,实在是现在的记性没有以前好,所以还是学学愚公精神,书籍上的一

些知识点自然成了笔记中的主要内容。看到现在网上还没有switch的笔记,就想把这份笔记share出来,一则感谢帮助我的很多朋友,二则非常支持很多讨论热烈的技术论坛,尤其是为上面投射出的互助精神所感动。笔记的主要来源就是人邮的书籍,当然没有覆盖全部的考点,所以收集者

注意自己补充。之所以传给根本,因为有目共睹,网上根本的踪迹很多。本人就欣赏过他的捕鱼札记,受益匪浅。

Smallbilly

第一章 园区网概述

园区网特点

1. 在一个固定地理区域内的一个公司或一个公司的一部分。

2. 拥有该园区网的公司通常也拥有该园区内所用的物理线路。

传统园区网的主要问题

1. 可用性

2. 性能

在传统园区网中,通常用多端口网桥将一个局域网分段成隔离的碰撞域。这样可解决两个问题:

1. 碰撞域(Collision Domain)

2. 距离限制

网络中通信的三种形式:单播(Unitcast)、组播(Multicast)、广播(Broadcast)。

1. 多点广播实例:Cisco IP/TV分发多媒体数据、定位IP服务上的Novell 5。

2. 提出请求的广播:IP的地址解析协议(ARP)、NetBIOS的名字请求、网间包交换协议(IPX)寻找最近服务器(Get Nearest Server,GNS)请求。

3. 发布通告的广播:IPX服务通告协议(SAP)数据包、路由信息协议(RIP)、内部网关路由选择协议(IGRP)。

遏制广播的两种方法:

1. 使用路由器生成多个子网;

2. 利用交换机实施VLAN。

当前园区网由两部分组成:

1. 局域网交换机

2. 路由器

传统的80/20规则和新的20/80规则

1. 80/20规则:在设计恰当地网络环境中,一个给定网段上80%的流量是本地的,不超过20%的网络流量需要通过主干。

2. 20/80规则:只有20%的流量是到本地工作组局域网的,而80%的流量需要流出本地网络。

导致流量模式的改变有两个因素:

1. 基于Web应用的计算普遍,很多PC既是信息的接受者,也是信息的发布者;

2. 企业部署集中式的服务器群(既降低成本、提高安全、便于管理)。

新的园区网模型中的3类服务

1. 本地服务:本地数据流不进入网络主干或通过路由器

2. 远程服务:远程服务数据流穿过广播域边界,但可能也可不通过网络主干

3. 企业级服务:放在距离网络主干很近的一个独立的子网上

与OSI分层相应的PDU和设备类型

模型层 PDU类型 设备类型

数据链路层(第2层) 数据帧 交换机/网桥

网络层(第3层) 数据包 路由器

传输层(第4层) TCP数据分段 TCP端口

多层交换机

多层交换基于单独的流,MLS-SE为MLS流维护一个缓存条目并为每个流存储统计信息。流中的所有数据包都与缓存中的信息进行比较。

缺省情况下,256秒之后,如果没有任何流利用到一个MLS缓存项(Cache Entry),那么这个缓存项将从缓存中删除。

路由器的优势

决定转发路径

验证3层包头的完整性、有效期(on header only)

修改TTL

处理并响应任何选项信息

MIB中更新转发统计数据

安全控制

第3层交换的优势(路由器没有)

低成本

低延时

交换机和网桥

第二层交换机由于采用ASIC(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ed Integrated Circuits)硬件处理技术,所以交换机可比以太网桥低得多的成本提供高达Gbit速率的可扩展性和低时延。

第三层交换机主要有两种产品

多层交换

Cisco快速转发(CEF)

Cisco分层模型中各层使用的主要设备

层次 层次名 设备

第一层 访问层 Catalyst 1900,2820,2900,4000,5000

第二层 分布层 Catalyst 5000(支持多层交换,带路由模块),2926G(需要外部路由支持)6000(密集Fast或Gigabit以太网口,如120个Gigabit端口)

第三层 核心层 Catalyst 6500,8500(multicast routing,支持PIM协议)

接入层交换机应用

接入端口数 交换机

Less than 50 19xx, 2820, 29xx(如CAD/CAM和IC设计环境), 35xx

Less than 100 4xxx(可提供多达36Gbit以太网端口,96个用户接入)

More than 100 5xxx(Multigigabit 10/100/1000Mbps)

园区两个基本元素:

1. 交换区块(Switching Block)

2. 核心区块(Core Block)

影响交换区大小的主要因素:

1. 数据类型和行为;

2. 工作组的大小和数量(一般不超过2000个用户)

说明交换区过大:

1. 分布层路由上出现流量瓶颈;

2. 广播和Multicast降低了Switch和Router的处理速度。

分割交换区的原则

1. 应基于网络上通过的流量(Traffic Flow),而不是Blocking中的节点数;

2. 为了进行分割,需要定期进行流量采集。

有两种基本的核心层设计:

1. 紧缩核心(Collapsed)

◎ 分布层和核心层功能由同一个设备执行;

◎ 每台接入层交换机到分布层交换机都有一条冗余链路;

◎ 第三层冗余是由运行HSRP的两台分布层交换机提供的。

2. 双核心(Dual):在核心层至少有两个设备提供冗余。但他们之间没有连接,以防止生成树循环。

路由选择协议所支持Blocking的最大数量

协议 支持路由对等的最大数量 核心层子网数 Blocking数

OSPF 50 2 25

EIGRP 50 2 25

RIP 30 2 15

实施第三层核心的好处:

很多设计采用第二层??第三层??第二层的模型,取得了成功,但有些情况下需要使用第三层核心,主要好处:

1. 快速收敛:路由协议收敛时间5s~10s,而生成树收敛时间在50s;

2. 自动负载均衡:路由协议可在多条等成本路径间均衡负载;

3. 消除对等问题:可以支持更多的Switching Blocking,达100个。

坏处:费用和性能。

传统路由器功能:

_ Determine paths based on logical addressing

_ Run layer 3 checksums (on header only)

_ Use Time to Live (TTL)

_ Process and responds to any option information

_ Can update 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 (SNMP) managers with Management Information Base (MIB) information

_ Provide Security

第三层交换机优点:

_ Hardware-based packet forwarding

_ High-performance packet switching

_ High-speed scalability

_ Low latency

_ Lower per-port cost

_ Flow accounting

_ Security

_ Quality of service (QoS)

Quality of Service的含义

Messages are given more resources if they need it. 例如电视会议应用比电子邮件可能会得到更多的带宽。

所以第四层的路由器或交换机可以根据第四层信息来控制流量。一种方法是采用标准的或扩展的访问控制列表。另一种方法是通过NetFlow交换来提供流的第四层统计。

第二章 连接交换区块

快速以太网的距离限制

技术 线缆分类 线缆长度

100BaseTX EIA/TIA类型5(UTP) 非屏蔽双绞线2对 100m

100BaseT4 EIA/TIA类型3,4,5(UTP) 非屏蔽双绞线4对 100m

100BaseFX 多模光纤MMF缆线 62.5um光纤核心,125um外层包装(62.5/125) 400m

Gbit以太网距离限制

技术 线缆分类 线缆长度

1000BaseCX 铜质屏蔽双绞线 25m

1000BaseT 铜质EIA/TIA类型5(UTP) 非屏蔽双绞线4对 100m

1000BaseFX 多模光纤 62.5um光纤核心和50um光纤芯,使用波长为780nm 260m

1000BaseLX 单模光纤 9um光纤芯,使用波长为1300nm 3km(Cisco最长支持10km)

Catalyst两种OS

OS类型 交换机

Cisco IOS Catalyst 1900/2800,2900XL

Set命令集 Catalyst 2926,2926G,1948G,4000,5000,6000

自动协商优先级识别

优先级次序 物理层技术

A 100BaseTX全双工

B 100BaseT4

C 100BaseTX半双工

D 10BaseT全双工

E 10BaseT半双工

Token Ring分段方法

Method Forwarding Decision Frame Modification Ring Numbering

Transparent bridging MAC address N/A

Source-route bridging RIF RIF Ring numbers must be unique among bridge ports.

Source-route transparent bridging MAC address or RIF RIF Ring numbers must be unique among bridge ports.

Source-route switching Route descripto Ring numbers can be same across switch ports (single ring can be segmented on several ports).

IOS命令集标识一个端口(1900/2800,2900XL)

Switch(config-if)#description description-string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