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芯2号产业链初显剑指IPTV大市场

王朝other·作者佚名  2008-05-18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昨天,中科院计算所向外界宣布将推出“凤芯2号”芯片,以应对MPEG标准(目前国际通行的图像通信压缩标准)所带来的专利危机。目前,后者已经广泛应用于数字电视、DVD、IPTV、数字机顶盒等行业。

“凤芯2号”是我国自主研发的视音频编解码芯片,同时支持AVS 及H.264 中外两大IPTV标准。该标准一旦推行,可顺利解决数字电视视音解码系列产品短缺的问题,并可节省大量因使用MPEG标准所花费的专利费用。

意在IPTV

据了解,“凤芯2号”的研发投入超过数千万元人民币,它的推出将在很大程度上解决AVS标准芯片支持匮乏的问题。

目前国内的视音频编解码技术包括AVS、MPEG4 及H.264三种,其中AVS为我国自主研发。

负责“凤芯2号”产业化的宁波中科集成电路设计中心总经理徐敏亮告诉《第一财经日报》,“凤芯2号”将主要用于IPTV和IP机顶盒领域。“目前,已经有数家宁波企业使用了该芯片,并将推出产品。”徐敏亮告诉记者。

中科院计算所副所长攀建平指出,MPEG从中国收走了大量专利费,最高的时候,一台DVD就达到19美元,而数字电视时代到来以后,这部分专利费会更高,将直接影响我国产业发展。

目前IPTV已成为广大厂商争夺的市场,而视音频编解码技术标准则是IPTV系列标准中的核心部分。

产业链格局初现

据了解,到目前为止,AVS标准已经研发了三年,前一年半主要是在中科院计算所进行研发,后来才转到中科院计算所的下属分支机构宁波中科集成电路设计中心进行产业化,并得到宁波市政府的支持和推动。

攀建平告诉《第一财经日报》,目前已经有包括微软、海尔等100多家中外厂商参与到AVS产业链中,并希望在今年成为国家标准。

攀建平告诉记者,AVS从一开始就采用了开放的标准,“凤芯2号”将按国际规范操作专利池,国内外的任何企业都可以参加,但无论这些企业拿进来多少专利,以后的总授权费用都控制在1元人民币之内。

“这样可以避免无线安全标准WAPI推行不畅的情况。”他说。

对于以后的发展,攀建平称,“凤芯2号”将走类似曙光、龙芯公司这样的方向,在今年底或明年初将公司孵化出来,进行产业化运作。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