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历朝名臣(上中下)|报价¥38.50|图书,传记,人物总传,中国,李伯钦

王朝图书·作者佚名  2008-05-18
  字体: |||超大  

点此购买报价¥38.50
目录:图书,传记,人物总传,中国,

品牌:李伯钦

基本信息

·出版社:中央党校出版社

·页码:558 页码

·出版日:2005年

·ISBN:7503532750

·条码:9787503532757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16开

内容简介

中国名臣灿若星辰,他们的才智、胸怀、风骨常被人津津乐道,一再传颂。本书选取了历代名臣中的佼佼者,以历史典籍中的记述为依据,以正说的方式向读者展示了一个个历代名臣的真实面目。全书选材精到,文笔流畅,不失为一部雅俗共赏的史学佳作。

媒体推荐

书评

名臣的修身,名臣的用人,名臣的谋略,名臣的得失。

细说名臣生平政绩,剖析名臣为官之道。

编辑推荐

历史是让人清醒的教科书,读史可以明智,看历史上各朝各代的名臣,他们无不是谋与势、权与变、明与断的理论源泉。本书细说名臣生平政绩,剖析名臣为官之道,向读者展示名臣的修身,名臣的用人,名臣的谋略,名臣的得失,加之梁启超、孙中山、毛泽东等等名家点评,该书不失为一部雅俗共赏的史学佳作。

目录

细说历朝名臣(上册)

公孙鞅——先秦的魔术大师

际遇:昏雄二主/3

前奏:力驳群臣与立木为信/7

举措:两次变法的内容/12

……[看更多目录]

文摘

书摘

际遇:昏雄二主

公元前4世纪,两个人物的出现,迅速改变了战国时代国家间的格局。

这两个人一个是秦孝公,另一个就是公孙鞅,最重要的是他们两个人走在了

一起。

魏国不得志

历史发展到战国时期,经过无数次的战争与兼并,中原逐步定格为七个

大国鼎峙的局面,它们分别是齐、楚、秦、燕、赵、魏、韩,其中以齐、楚

最为强大。秦国曾经是春秋五霸之一,但因历代国君不思进取,国道日渐衰

退。到了公元前400年左右,位于西方蛮荒的秦国又回到了一个默默无闻的

小国,对于这个落后而贫穷的地方并没有人看好,认为它不会有什么前途,

能够维持到这个时候而不被其他国家吞并,已经算是不错了。

然而在这个时候,有两个人物的出现,迅速改变了这种格局。这两个人

一个是秦国国君赢渠梁(即秦孝公),另一个就是伟大的政治家——法家学派

巨子公孙鞅。

公孙鞅出生于卫国,但卫国太小,并不能作为事业的凭借。当时的魏国

也是一个大国,所以公孙鞅很早就到魏国,在魏国宰相公叔痤家里做门客(

当时是中庶子的职务),并以其非凡的才识和胆略得到了公叔痤的器重。公

叔痤曾经打算把他推荐给魏王,只是因为自己生病才把这事给误了。

后来,公叔痤病重,魏惠王亲自前来探视。

魏惠王向公叔痤问及后事:“万一你的病医不好,那么谁可以接替你,

来做魏国的宰相呢?”

公叔痤见魏王问到这件事,马上向魏王举荐了公孙鞅,说:“公孙鞅的

才干,高我十倍,我死之后,请他接任魏国的宰相一职。公孙鞅虽然年轻,

但他有真才实学,完全可以胜任做您的宰相。魏国将来的前途就在他身上。

魏惠王觉得公孙鞅太年轻,心想,这样二个年轻人怎么可以担任魏国的

宰相呢?莫不是公叔痤病糊涂了,才推荐这样一个年轻人。他对手下说:“

公叔病甚,悲乎,欲令寡人以国听公孙鞅也,岂不悖哉!”心里并没有当回

事。

公叔痤看到了魏王的表情,觉得魏王不可能采纳自己的意见,就屏退众

人,并小声对魏王说“如果大王不能任用公孙鞅,就务必把他杀掉,千万不

能让他离开魏国。像他这样的人才,一旦被别的国家延揽,日后必将成为魏

国的大患。”

公叔痤知道公孙鞅的才能,如果到别的国家效力,于魏国肯定不利,所

以他就这样告诫魏惠王。魏惠王嘴里虽然答应

……[看更多书摘]

点此购买报价¥38.50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