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生活的孤独图景(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100年图说全彩视图本)|报价¥48.40|图书,传记,文学界,综合,苏鹰
品牌:苏鹰
基本信息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页码:497 页码
·出版日:2006年
·ISBN:7536682050
·条码:9787536682054
·版次:2006年12月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16开
内容简介
诺贝尔文学奖颁发的历史,也是一部20世纪西方文学史。20世纪的文学,竭力表现对世界荒诞现实的认识和对暴力世界的恐惧和厌恶,深刻揭示西方社会以“荒诞”和“混乱”为特征的历史文化本质,形成了对人所生存的世界境况的独特理解。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100年图说,展现精神生活的孤独图景!
书以诺贝尔文学奖颁奖时间为主线,解析获奖者生平及其文学艺术贡献,同时还配制了大量精美图片及图表,以对正文进行精到的阐释与延展。在轻松的阅读之中对话大师,体会大师们精神世界的凄美与崇高。
编辑推荐
诺贝尔文学奖颁发的历史,也是一部20世纪西方文学史。20世纪的文学,竭力表现对世界荒诞现实的认识和对暴力世界的恐惧和厌恶,深刻揭示西方社会以“荒诞”和“混乱”为特征的历史文化本质,形成了对人所生存的世界境况的独特理解。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100年图说,展现精神生活的孤独图景!
书以诺贝尔文学奖颁奖时间为主线,解析获奖者生平及其文学艺术贡献,同时还配制了大量精美图片及图表,以对正文进行精到的阐释与延展。在轻松的阅读之中对话大师,体会大师们精神世界的凄美与崇高。
目录
1901年度
苏利·普吕多姆
帕尔纳斯派
1902年度
特奥多尔·蒙森
……[看更多目录]
文摘
书摘
约翰·马克斯韦尔·库切(南非,1940年-),出生在南非开普顿市郊区一个白人家庭。父亲是律师,母亲则是个教师。库切从小接受的是双语教育,后来就读于英文学校,所以,英文是他的母语。他成长的年代是南非种族隔离政策逐渐成型继而猖獗的年代。16岁时,他进入开普敦大学,毕业时获得英语学士和数学学士学位。他同许多实在无法忍受种族隔离政策的年轻人一样,大学一毕业就开始了在海外自我放逐的生活,离开南非到了伦敦。他在那里作为一个为IBM工作计算机程序员,他利用业余时间在大英图书馆研究英国作家福特·马多克斯·福特的著作,从事诗歌创作,思考人生的意义。他先后在伦敦、剑桥和埃尔德马斯顿等地工作了三年。1963年,他与菲利帕·嘉博女士结婚。不久,库切又前往美国进一步深造。1969年,他获得德克萨斯大学英语博士学位。在美国,他积极参加了反对越南战争和南非种族隔离制度的斗争,曾被美国当局看作是一个“问题分子”。1970年,库切在纽约州立大学当了一年讲师。1972年,由于他未能得到绿卡,被迫回到开普敦大学英语系担任讲师,后来他成为该校的文学教授。
1974年从美国回到南非以后,他在母校开普敦大学教书,同时创作了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昏暗的国度》,该小说的主题是对战争与暴力问题的道德思考。库切是一位十分勤奋的作家,起步稍晚,但成绩非凡。1983年,他以《迈克尔·K的生活和时代》获得英国布克奖,1999年又以长篇小说《耻》再度得奖,成为有史以来首位赢得两次布克奖的作家。作品大都以南非的
殖民地生活和各种冲突为背景。2001年,库切终于离开他并不喜欢的开普敦,移居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市,过起“宁静、平缓的生活”。
2003年,瑞典文学院把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库切。瑞典文学院认为,库切所创作的小说结构巧妙、对话含蓄、观点鲜明,同时他也是一位审慎的怀疑论者,在其作品里无情地鞭挞了西方文明的残酷理性主义和虚伪的道德观。他是一个描写种族隔离制度的愚蠢和残酷的天才,也是当代南非最重要的作家之一。
目前,他在澳大利亚过着隐居生活,住在一所装备着电子防御设备的房子里,他从来不接受记者采访,人们只能从文章而无法从私生活上了解他。他于1963年结婚,20世纪80年代离婚,曾有一女一子;儿子23岁时在一次意外事故中丧生,这对库切打击很大,也许正是他心中最深的痛楚。在不创作的时候,他喜欢打橄榄球、骑自行车,他滴酒不沾,是个严格的
……[看更多书摘]
点此购买报价¥4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