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辙图传(三苏图传)|报价¥23.40|图书,传记,文学界,中国,中国古代,曾枣庄

王朝图书·作者佚名  2008-05-18
  字体: |||超大  

点此购买报价¥23.40
目录:图书,传记,文学界,中国,中国古代,

品牌:曾枣庄

基本信息

·出版社:河北人民

·页码:236 页码

·出版日:2006年

·ISBN:7202044846

·条码:978720204484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0开 0开

·丛书名:三苏图传

目录

一 少者谨重

二 入京应试

三 服母丧后返京

四 应制科试

五 留京侍父

六 岐梁唱和

……[看更多目录]

文摘

书摘

一 少者谨重

苏辙(1039-1112)字子由,又字同叔,他生于宋仁宗宝元二年二月二十

曰,这年是己卯年,故苏轼又称他为卯君。晚年隐居许昌颍水之滨,自号颍

滨遗老。

《宋史·苏辙传》说:“辙与兄进退出处,无不相同。患难之中,友爱

弥笃,无少怨尤,近古罕见。”的确如此,苏轼兄弟从小就有很多共同之处

。他们从小共同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在苏辙七岁时,父亲苏洵因应制科考

试,再次东游京师,程夫人亲自教他们读书。她不仅向他们传授书本知识,

而且尤其注意对他们进行品德教育。她经常说,读书不能仅仅“以书自名”

,要他们以古人“名节自励”,苏辙兄弟后来都成为朝廷的著名直臣,不能

不说与程夫人对他们的教育有关。在苏辙九岁的时候,祖父苏序去世,在外

作官的苏涣返家居丧,苏辙兄弟第一次见到伯父,伯父也以自己的所作所为

教育他们,要他们学他的“寡过”。

父亲苏洵因赴祖父苏序之丧赶回家里后,有十年未再出游,他一面刻苦

钻研,著书立说,一面以其所学亲授二子,希望二子“能明吾学”。苏洵藏

书数千卷,亲自整理校正,并对二子说:“读是书,内以治身,外以治人,

足矣!”他还说,读书的目的首先是要把自己培养成为德才兼备的有用的人

,以自己的所学来为国为民效劳:即使不为世所用,也应著书立说,为世所

闻。正是从这样的读书目的出发,他注重教育二子要研究“古今成败得失”

(《后集》卷七《历代论叙》)。父子三人曾共同研读富弼的《使北语录》,

赞叹富弼“其言明白,切中事机”。苏洵夫妇除亲自教授苏辙兄弟读书外,

还把他们送到以道士张易简为师的眉山天庆观读书:“予幼居乡间,从子瞻

读书天庆观。”后来又就学于城西社下刘巨,巨字微之,苏辙与家安国兄弟

以及程建用、杨尧咨等同学。苏辙兄弟在学舍读书非常努力,即使游戏也很

有意思。一天大雨,他们在学舍中以六言诗联句,程建用先说:“庭松偃仰

如醉”:杨尧咨接着说:“夏雨凄凉似秋”;苏轼又联道:“有客高吟拥鼻

”;苏辙最后联的一句,惹得大家哄堂大笑,叫做“无人共吃馒头”。从这

稚气十足的话可看出,他当时也许是其中年龄最小的,但已聪慧过人。

在父母的精心教育下,苏辙从小就壮志凌云,关心国家治乱:“闭门书

史丛,开口治乱根。文章风云起,胸胆渤灑宽。不知身安危,俯仰道所存。

……誓将贫贱身

……[看更多书摘]

点此购买报价¥23.40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