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眼中的赫鲁晓夫(上下)|报价¥60.90|图书,传记,军政界,领袖首脑,俄国总统,谢·赫鲁晓夫

王朝图书·作者佚名  2008-05-18
  字体: |||超大  

点此购买报价¥60.90
目录:图书,传记,军政界,领袖首脑,俄国总统,

品牌:谢·赫鲁晓夫

基本信息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页码:949 页码

·出版日:2006年

·ISBN:7506025558

·条码:9787506025553

·版次:2006年11月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32开

·套装数量:2

内容简介

1962年10月,前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误导了美国前总统肯尼迪,他过高估计了美苏之间的战略平衡,向当时的美国总统肯尼迪隐瞒了古巴岛上的前苏联核弹头,把世界拖入核战争边缘……

本书作者谢尔盖多年跟随父亲身边,曾有幸目睹赫鲁晓夫面临危机时的表现。他又曾直接参与导弹的研制工作,也是某些国际事件的见证人。他以平实的文字,如数家珍,娓娓道来,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栩栩如生、跃然纸上的赫鲁晓夫。

本书作者谢尔盖多年跟随父亲身边,曾有幸目睹赫鲁晓夫面临危机时的表现。他又曾直接参与导弹的研制工作,也是某些国际事件的见证人。他以平实的文字,如数家珍,娓娓道来,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栩栩如生、跃然纸上的赫鲁晓夫。

编辑推荐

1962年10月,前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误导了美国前总统肯尼迪,他过高估计了美苏之间的战略平衡,向当时的美国总统肯尼迪隐瞒了古巴岛上的前苏联核弹头,把世界拖入核战争边缘……

本书作者谢尔盖多年跟随父亲身边,曾有幸目睹赫鲁晓夫面临危机时的表现。他又曾直接参与导弹的研制工作,也是某些国际事件的见证人。他以平实的文字,如数家珍,娓娓道来,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栩栩如生、跃然纸上的赫鲁晓夫。

目录

美国版序

引子

第一章 起步

起步

母亲的回忆

……[看更多目录]

文摘

书摘

1962年10月28日的那个星期日的黄昏时分,是平常的秋天天气,夏日的炎热已无可奈何地逝去,而冬天则刚刚临近。

莫斯科的人行道上人流如潮,个个行色匆匆。大街上汽车稀少,噪音不大。不久前市内已禁止鸣笛。因此,那辆很不耐烦地冲着红灯狂叫不止的海鸥车就格外引人注目。这早已不是第一个十字路口。海鸥车在莫斯科大街上疾驶了整整半个小时,仿佛是漫无头绪地往胡同的狭窄间隙里乱钻乱跑。要去的胡同怎么也找不着,司机好不急躁,政府专用警报器那低沉的吼声简直像是绝望的喊叫。

着急是有缘由的。车上坐着一位负责同志,矮小敦实,头部较大。几根稀疏的棕发勉强遮住光溜溜的秃顶。

粗壮短小的手指痉挛地抓住盖有五个火漆印的红色公文袋。公文袋上赫然印着一串大黑字母: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其余空白,无任何地址。

海鸥车里坐着的这位负责同志非同小可,全国上下的报纸杂志、广播电视无不唯他的马首是瞻。

公文袋里,是苏联部长会议主席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赫鲁晓夫致美利坚合众国总统约翰·菲茨杰拉德·肯尼迪的复函的打字稿。

世界濒临灾难的边缘,无可挽回的事情每时每刻都会发生。因此这一次决定不通过各国首脑的正常通信渠道传递信件,而是在莫斯科电台立即广播。这一举措在国际生活中非同寻常,却十分奏效,几分钟后我国的复函即可放在收信人的桌上。众所周知,美国的无线电截听部门名不虚传。

事由为在古巴部署带核弹头的苏联中程弹道导弹。苏联领导人认为,只有这样孤注一掷,方可防止美国重演去年4月吉隆滩伞兵登陆的冒险游戏。

然而,无论赫鲁晓夫还是他在中央主席团的同僚都无法预言,美国将对此番举动作出何种反应。部署导弹一事是古巴和苏联这两个盟国相互同意的,似乎不对任何人构成威胁。很难想像一个小小的古巴,就算有几十枚停放在棕榈林中的导弹,居然会使它那强大的邻国胆战心惊。

但美国人的思维依据的是另外的原则,苏联与古巴共和国之间的协议被看成是对西半球的不能容许的入侵。美国对此无法容忍,风暴乍起。海上检疫,空袭威胁,侦察机在岛国上空不断盘旋,最后是宣布军队进入一级战备,世界正面临战争一触即发的危险。

大洋两岸都十分了解核冲突的致命后果。苏联部长会议主席和美国总统都认为决不可兵戎相见。然而单单不想打仗还不行,必须找到防止战争爆发的唯一正确的措施。两位领导人都意识到,一旦局势失控,冲突势所

……[看更多书摘]

点此购买报价¥60.90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