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水浒传(精)/续四大古典名著|报价¥19.40|图书,小说,中国古典小说,综合,俞万春
品牌:俞万春
基本信息
·出版社:岳麓书社
·页码:653 页码
·出版日:2003年
·ISBN:7806652418
·条码:9787806652411
·版次:2版
·装帧:精装
·开本:32 32/0开 0开
·中文:中文
内容简介
《结水浒传》一书,作者俞万春。自名为《荡寇志》。或许正因为作者在引言中已点明这部书乃是结耐庵之《前水浒传》,且古月老人序云:“庚戍冬,故友仲华之嗣君伯龙来,出其先人《荡寇志》遗稿。余夙知仲华之有是书也,特未尝索观。今乃一见之,觉其发微摘伏,符合耐庵,因嘱其嗣君曰:《荡寇志》固先人这遗名,盍直而言之曰《结水浒》?”本书今次出版,取《结水浒传》一名,既有来历,亦为与《续四大名著》相切。更何况是书直承耐庵七十回本,以七十一回开篇,此名实在洽切不过。
媒体推荐
出版说明
《结水浒传》一书,作者俞万春(字仲华。一七九四——一八四九年)自名为《荡寇志》。或许正因为作者在引言中已点明“这部书乃是结耐庵之《前水浒传》”之故,该书初刻时即名之为《结水浒传》,且古月老人序云:“庚戌冬,故友仲华之嗣君伯龙来,出其先人《荡寇志》遗稿。余夙知仲华之有是书也,特未尝索观。今乃一见之,觉其发微摘伏,符合耐庵,因嘱其嗣君曰:《荡寇志》固先人之遗名,盍直而言之曰《结水浒》?”本书今次出版,取《结水浒传》一名,既有来历,亦为与《续四大名著》相切。更何况是书直承耐庵七十回本,以七十一回开篇,此名实在洽切不过。
本书此次出版,以湘潭大学图书馆藏同治十年刻本(玉屏山馆藏板)为底本,校以他本。
目录
第七十一回 猛都监兴师剿寇 宋天子训武观兵
第七十二回 女飞卫发怒锄奸 花太岁痴情中计
第七十三回 北固桥郭英卖马 辟邪巷希真论剑
第七十四回 希真智斗孙推官 丽卿痛打高衙内
第七十五回 东京城英雄脱难 飞龙岭强盗除踪
第七十六回 九松浦父女扬威 风云庄祖孙纳客
第七十七回 皂荚林双英战飞卫 梁山泊群盗拒蔡京
第七十八回 蔡京私和宋公明 天彪大破呼延灼
第七十九回 蔡太师班师媚贼 杨义士旅店除奸
第八十回 高平山腾蛟避仇 郓城县天锡折狱
第八十一回 张*智稳蔡太师 宋江议取沂州府
第八十二回 宋江焚掠安乐村 刘广败走龙门厂
第八十三回 云天彪大破青云兵 陈希真夜奔猿臂寨
第八十四回 苟桓三让猿臂寨 刘广夜袭沂州城
第八十五回 云总管大义讨刘广 高知府妖法败丽卿
第八十六回 女诸葛定计捉高封 玉山郎请兵伐猿臂
第八十七回 陈道子夜入景阳营 玉山郎赘姻猿臂寨
第八十八回 演武厅夫妻宵宴 猿臂寨兄弟归心
第八十九回 陈丽卿力斩铁背狼 祝永清智败艾叶豹
第九十回 陈道子草创猿臂寨 云天彪征讨清真山
第九十一回 傅都监飞锤打关胜 云公子万弩射索超
第九十二回 梁山泊书讽道子 云阳驿盗杀侯蒙
第九十三回 张鸣珂荐贤决疑狱 毕应元用计诱群奸
第九十四回 司天台蔡太师失宠 魏河渡宋公明折兵
第九十五回 陈道子炼钟擒巨盗 金成英避难去危邦
第九十六回 凤鸣楼纪明设局 莺歌巷孙婆诱奸
第九十七回 阴秀兰偷情酿祸 高世德纵仆贪赃
第九十八回 豹子头惨烹高衙内 笋冠仙戏阻宋公明
第九十九回 礼拜寺放赈安民 正一村合兵御寇
……
……[看更多目录]
文摘
书摘
蔡京私和宋公明 天彪大破呼延灼
话说蔡京辞了圣驾,带领二十万雄兵,浩浩荡荡,杀奔梁山泊来。大军渡过黄河,蔡京与众谋士商议道:“梁山泊重兵都屯在嘉祥、濮州二处,我兵不如直攻梁山,由曹县、定陶进兵。”一个谋士道:“呼延灼、林冲都最利害,我兵抵梁山,那两路来接应,我兵岂不是三面受敌?晚生的意思,不如发前部兵马先进,太师领大队为后应。”蔡京依了他的主意,便分前部骁将,带领八万人马,先往梁山进发。蔡京自统大兵十二万,驻扎定陶。那曹州府知府张觜,系蔡京亲戚,当时军营参见毕,蔡京邀他进后帐私礼相见。张觜道:“前日杨龟山在我处,曾说起,据他的见识,大兵不宜由定陶竟取梁山,战必不利。”蔡京大喜道:“原来杨龟山先生在你处,快请他来。”张道:“他因探亲来此,我故与他相见。他昨日已去了。”蔡京忙叫记室写了书信,差一个从事赍了聘礼,同张常追上去,“务要请他转来。说我蔡京军务在身,不能亲到”。那张觜同那从事领命,飞奔追去。
却说那杨龟山名时,字中立,剑南郡将乐县人,性至孝,熙宁年间举进士。是明道程夫子的门人,他与谢良佐、吕大临、游酢,称为“程门四先生”。后因见奸臣当道,政事不好,遂告休隐于龟山,人都称他为“龟山先生”。当日因探亲在曹州,张觜却也认识他,亲去见他,问及军情之事。杨龟山但说道:“大军若直出曹县、定陶直攻梁山,必受其困。”那杨龟山也恐蔡京来逼请他,所以闻得蔡京来,早已走了,竟回龟山去。谁知蔡京差人兼程追上,务要他转来。杨时起先也推有病,不肯就聘,怎奈蔡京连次书信追来,末后一信有几句说道:“先生无意功名,独不哀山东数十万生灵之命乎?”杨时被他这二句也说得心软了,又想了想,便当时应允。杨时有一门人随在身边,当时问道:“先生常说蔡京是个奸臣,为避着他,隐在岩谷,今日却为何就他的聘?”杨龟山叹道:“你不知道,老死岩谷,原非我的本心。蔡京虽是个奸臣,今日却难得他这般谦下,天下没有劝不转的人。或者我的机缘,在此人身上,也未可定。蔡京不谙兵法,门下多是谄佞之辈,决非宋江、吴用的敌手。我若执意不去,那二十万大兵性命不知何如。且去走遭,看他待我何如,合则留,不合则去,主意是我的,有甚么去不得!”当时杨龟山便同张觜及那个从事,齐转到蔡京军营。
蔡京闻他来了,大喜,传令开门迎接。相见叙礼毕,蔡京以上宾之礼待。杨时。蔡京开言问道:“本阁久仰先生大德大才,如渴如
……[看更多书摘]
点此购买报价¥1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