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我们身边-直击专科生的生活
在我们校园中,有这么一群人,高考让他们流泪,却不曾让他们后退;过去让他们心碎,却不曾让他们颓废;生活让他们疲惫,却不曾让他们后悔……他们就是承受更多压力,却始终用最好的状态去迎接明天、把握未来。他们是校园专科生。
抢跑,在起点
于硕,教育传播技术学院专科生,因高考时的“太轻敌”而与梦想失之交臂。从希望的顶峰一下子坠入无底的深渊,失落、迷茫、怀疑……难道就这样认输?当然不会,认输不是她的性格。她顶着周围异样的目光,带着家人的殷切希望,毅然选择上了专科。
走进大学,于硕并没有突然间解脱的感觉,相反,她早已暗下决心,发下誓言,做好了抢跑的准备。一年来,她不放纵自己沉浸于电脑游戏,不寂寞彷徨、花前月下,终于获得05年英才奖学金,成为校级优秀学生。今天的于硕,再没有自卑失落的影子。“我乐观、自信、甚至有一点点骄傲……”这小小的骄傲,使她在肯定自己的同时也变成了一种动力,促使她努力去做得更好。
事实上,我们身边又何止一个于硕呢?化学化工学院王玉霞的求学历程也十分坎坷,但她表示过去毕竟已成为历史,应把握住当下。“一开始,我就提醒自己,我现在就是一名专科生,就是处于大学的‘最底层’,如果想挣脱这种尴尬就只能靠自己。”她的话语中透露出成熟与冷静。
“命运靠自己来把握,与其空等命运的恩赐,不如通过拼搏努力直达成功的彼岸。”“证明自己存在的方法就是开出美丽的花朵。”被采访到的专科生,普遍有着乐观的心态。
希冀,专升本每个专科生都绕不开一个话题,专升本。它是对专科生一次洗礼,也是一个坎。走过的,充满感慨;将要走过的,则充满期待……
文学院专升本学生鲁毅,一个阳光热情的大男孩。三年大学,他感受最深的便是泡在图书馆的日子。别人在准备考研,而自己却在准备专升本,无形的对比和差距使他不止一次地沮丧,甚至想放弃。可是,他咬牙告诉自己:这是人生路上的一个关口,如果今天绕开它,在以后的发展中会遇上更多的艰难,这一关必须过,之后才有资格去梦想别的。回想起那段为专升本疯狂的日子,鲁毅说:“专升本的经历,是一笔宝贵的财富。经历该经历的,承受该承受的,我走了一条艰辛又充实的路。”
“现在专升本并不难,并不是所谓的第二高考,大家应该放宽心,轻装上阵,但求无愧于心就行了!”一位老师如是说。相信用勤奋和汗水去把握每一次机遇,就会无怨无悔。
自信,走得更远有些人以为专科生起点低,就失去了进取的信心与勇气。可更多人,有着强烈的进取之心,相信自己会走得更远。
数学科学学院李晓霞:“我承认专科生起点是低了些,这是一种压力,但未尝不是一种动力。这样我们会拼得更狠,在生活中会更懂得珍惜。”
粱丽丽,体育特长生。她广涉书籍,曾作为北师大经典诵读丛书的代理老师到聊城各小学做调查,受到家长老师的好评。她从不因为是专科生而自卑退缩,在她看来,只要努力,没有什么到达不了的地方。
对这样一群付出更多努力的专科生,理工学院本科生张荣涛深有感触地说:“专科生的实力不服不行,他们逃课人数比我们少,作业做得好,实践能力也要强些。本科生并没有资本骄傲、张扬。”
未来,谁也无法预测。无论起点怎样,只要有一个永不放弃的信念和希冀就足够了。
聊大的黎明,雾气依然很重,远方还是在朦胧之中。在匆匆奔向图书馆的学子之中,就汇集着那些为梦想从不气馁的专科生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