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大视野尘封往事 红镜头 中国领导人的“红墙摄影师”精装 DVD|报价¥33.40|影视频道,其他,

王朝影视·作者佚名  2008-05-17
  字体: |||超大  

点此购买报价¥33.40
目录:影视频道,其他,

品牌

编辑推荐

照片和影像的直观可视性,是文字所无法代替的。延安时期的中共领导人曾经说过,新闻照片对外宣传作用极大,在扩大我党我军的政治影响上尤为重要。从那时候起就有摄影师用镜头记录那些风云人物的一举一动。新中国成立以后,一部分摄影师住进中南海,成为高层领导的专职摄影师。

中南海的“红墙”和“摄影师”粘合了一起,成为专有名词。这些与领袖朝夕相处的人,用镜头记录许多伟大的历史性瞬间,也承载了时代的痕迹和民族的记忆。

内容简介

第1集:

从抗战时期开始,一些摄影师来到延安。他们拍下了中共领导人的一些重要活动,并组建了延安电影团,拍摄纪录片。这一时期,由于摄影器材缺乏,这些摄影师时拿起了照相机,成为中共领导人的专职摄影师。日后他们也成为中共未来的摄影队伍教练。

第2集:

六十年代初期,吕厚民分配到毛泽东身边,成为他的专职摄影师。在以后的四年里,吕厚民一直跟随在毛泽东左右,成为他身边最亲近的工作人员之一。他的拍摄为那段历史提供了真实可靠的影像图本。那一幅幅从不同侧面和角度表现出来的影像,也成为共和国领袖们的另一种解读。

第3集:

1946年,解放战争开始。解放军总政治部下达指示:要全面、真实地把解放战争记录下来,作为历史保留。当时18岁的钱嗣杰刚刚通过飞行员体验,被安排到前线锻炼,成为了一名战地摄影员。

第4集:

1940年的一天,陕北缓德毛泽东青年干部学校招收新学员,一个身材瘦弱的少年挤进报名的人群,然而当他从教员手中接过报名表格的时候却愣在了那里,他根本不会写字。一位教员问他是否愿意当一名勤务员,少年急切地答应了,这位孩子是后来在中南海做了16年专职摄影师的杜修贤。如果不是那一次的经历,他真不知道自己的一生会是什么样子。

第5集:

1977年,第一位红墙摄影师候波从下放地回到新华社,在新华社图书馆做了一名管理员。红墙摄影师吕厚民还在新华社江西分社,热切地盼望着组织上能把他调回北京。杜修贤仍在接受政治审查,交代材料已经装了好几箱。钱嗣杰则担任着新华社中央新闻组组长,但是他已经不再专门负责为某一们领导人拍照,中南海已经没有了专职的摄影师。每年在毛泽东的祭日和诞辰,当年的红墙摄影师都会不约而同地来到毛主席纪念堂,对于他们来说那段红墙的记忆已经融入了他们的生活。

产品参数

·配音语言:普通话

·字幕语言:中文

·屏幕比例:1.33:1

·音频编码:普通话:MPEG-1 2.0

·格式:套装/有字幕的

·区域:全区

·DVD面数:1

·DVD层数:1

·条码:9787889292115

·ISRC:CNA650800120

·外文名:Red Lens-Red Wall Photographer

·出版社:九洲音像出版公司

·包装:普通版

·介质:DVD

·Color:黑白/彩色

·视频编码:标准格式

·集 卷 册 课:每碟约90分钟

点此购买报价¥33.40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