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T显示器是如何诞生的

王朝装修·作者佚名  2008-04-05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1883年,俄裔德国科学家保尔·尼普可夫开始设想能否用电把图像传送到远方。经过艰苦的努力,他发现,如果把影像分成单个像点,就极有可能把人或景物的影像传送到远方。不久,一台叫作“电视望远镜”的仪器问世了。1884年11月6日,尼普可夫把他的这项发明申报给柏林皇家专利局。专利中描述了显示器工作的三个基本要素:

1.把图像分解成像素,逐个传输。

2.像素的传输逐行进行。

3.用画面传送运动过程时,许多画面快速逐一出现,在眼中这个过程融合为一。这是以后所有电视技术发展的基础原理,甚至今天的电视仍然是按照这些基本原则工作的。

1897年,德国的物理学家布劳恩发明了一种带荧光屏的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CRT/阴极射线管)。当电子束撞击时,荧光屏上会发出亮光。

1906年,布劳恩的两位执著的助手用这种阴极射线管制造了一台画面接收机,进行图像重现。不过,其量产及小型化技术要到1951年以后电晶体发明取代真空管后,才得以普及。CRT技术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我们看的电视采用的一样是CRT技术,自从电脑开始普及,CRT显示器也成为电脑与人交流的媒介。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