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龙鱼繁殖场的中流砥柱——东湖水族贸易

王朝家有宠物·作者佚名  2007-11-27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与大多数龙鱼繁殖者不同,东湖水族贸易的黄财发先生热衷于各种高难度热带鱼繁殖的研究,七彩、罗汉均是黄先生的兴趣所在。然而,对龙鱼繁殖的积极推广是东湖水族贸易的成功之处。全方位、多原发的发展方向为东湖水族贸易在新加坡水族历史上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东湖水族贸易是极佳的夫妻档生意,夫妻二人亲力亲为、默契配合,亲身喂食捕捞、繁殖饲养,事业蒸蒸日上。养殖方面由黄先生掌握,市场拓展由黄太太负责。黄先生憨厚朴实、不善言辞,黄夫人比较活泼开朗,热情地带我们参观渔场,介绍情况。

兴趣使然,黄先生养鱼历史悠久,从80年代开始养殖各种热带鱼,从七彩神仙到罗汉鱼无不精通,取得成功后积极转向其他高难度鱼种,龙鱼自然成为首选,他专门用6个池子研究龙鱼,从2003年开始大量繁殖龙鱼。目前,东湖龙鱼繁殖场占地2公顷,拥有19个室外繁殖大池,生产各种类、各档次的龙鱼,出口香港、日本、英国、加拿大和东南亚各国。在龙鱼的品系开发上面,东湖渔场拥有红龙、过背金龙、红尾金龙、青龙等其他交叉繁殖鱼种。经过三年的精心经营,鱼场产量惊人,其种鱼数量大概有五六百尾,另外,平均每年的幼龙产量大概可以达到两千尾左右。

走入东湖,鱼池紧密相间,布置错落有致,器材设备井然有序。室外繁殖场采用仿照龙鱼天然栖息地的方式蓄养,其中有些繁殖池是使用纯天然的雨水养殖,有些则是使用地下水与雨水混合的水池,雨水比例为80%左右,地下水占20%。室内部分面积也很宽阔,架设大大小小总共有一百多个鱼缸。在管理方面,室外养殖场因为种鱼密度较低,半年清理一次即可。在池水放尽之后,将池底冲洗一遍,以除去池底的废物,取出厌氧菌所产生的硫化氢,这样就可以免去晒池的程序。然后再将池水加满。除非龙鱼身上有寄生菌,才会在清池的时候加入药物。室外池会每星期定期注水一次,注入约10%的池水量。黄先生独具匠心,为了避免室外繁殖池受到阳光暴晒,以及预防当地鱼鹰掠食鱼苗,为龙鱼、参观者和工作人员提供者隐蔽凉的场所,可谓一举数得。

在种鱼的挑选方面,黄先生以色系漂亮、符合市场的需求为第一原则。大致来说,种鱼每年生产一次,每次繁殖出来的数量不等,无论是干季或是雨季都会有龙鱼繁殖,因为繁殖池中词语的数量占多数,而在每次清池换水之后就会刺激一些抱卵而尚未生产的雌鱼开始配对繁殖。东湖采集龙鱼拖网的方式与众不同。开始当然也是由鱼池的一端开始期望向另一头走去,由于鱼池的建立较有计划性,所以在鱼池的四周皆有木柱可以圈网面积的绳索悬挂,这样可以轻而易举地将未含卵的龙鱼逐一过滤、筛选,这是东湖的一大特色,我们在其他渔场均未见到。

黄先生对未来的发展计划拥有自己的壮志,将着手进行龙鱼繁殖场的扩建规划,因为新加坡土地面积有限,准备在马来西亚建立占地约4公顷的鱼场。届时将扩充室外养殖池室及内鱼缸总数,预计未来的龙鱼年产量可达到四千到五千尾之间。除此之外,黄太太还表示,将努力培养下一代分担自己的事业,将东湖水族贸易发扬光大。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