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三年的紧张准备,中国首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相关卫星火箭地面测控发射场以及地面数据接收工作全部准备就绪。“嫦娥一号”将于今年下半年发射升空。 中央电视台在昨天晚间的新闻栏目中
五月二十五日零时三十四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地将第三颗“北斗一号”导航定位卫星送入太空。图为装载卫星现场。中新社图
昨天与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沈骥如先生一起在广播电台做“嫦娥一号”的节目,在节目中老沈坚持认为投资14亿造“嫦娥一号”太少,应该投入140亿。我对老沈的强国情怀一直表示敬重,我与
时报讯(记者薛冰通讯员梁健敏)“中国一定能够实现嫦娥奔月的梦想!”这是中国月球探测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自远昨天在广州大学的博学讲坛中透露的。 中国何时才能实现载人登月呢?他表示目
国防科工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黄强7日在此间宣布,国防科工委决定,在“嫦娥一号”探月卫星上搭载30首乐曲。曲目征集活动即日起在全国公开举行。 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曾传
前天,国防科工委主任张云川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嫦娥一号”绕月卫星将在下半年发射飞往月球轨道。 张云川表示,发射时间的选择对于月球卫星来说是比较苛刻的。为了让“嫦娥一号”能够在地球、月
嫦娥一号与美丽传说 本报首席评论员 吴泰镇 (2007.10.24 13:15)《纽约太阳报》1835年报道说:“天文学家约翰-赫歇耳发现了生活在月球上的生命体。”据说,那里有树林、湖
“嫦娥”奔月一去不回 追踪 据国防科工委官方网站透露,“嫦娥一号”预计今年下半年择机发射。卫星发射升空后,大约10到12天就能进入月球轨道。这是我国第一次进行深空探测。近日,月球
中新网2005年3月23日电 香港《大公报》3月22日从北京发回的报道称,原定今年发射升空的中国第一颗直播通信卫星“鑫诺二号”因故推迟至明年发射。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何栋材日前在接受该报记者采
为满足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未来发展需求,21世纪初我国将加快发展航天事业,中国卫星工程将迎来更加蓬勃发展的新时期。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院长徐福祥研究员在日前举行的中国工业高科技论坛上做书面报告时说,“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