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喜球(资料图片 来源:南方都市报) 新华社青岛1月8日电(记者 卫敏丽)“大洋一号”远洋考察船8日在此间起航,执行中国大洋第19航次科考任务。在历时220天、六个航段的考察中
由“嫦娥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担任主编的“嫦娥书系”十二日在北京首发,欧阳自远在会上首次回应了所谓“中日探月之争”,指双方技术各有千秋,不能以某个单项来判断优劣。 这套“嫦娥书系”一
据新华社“雪龙”号11月15日电 一架机身上写有“中国南极考察队”字样的重型直升机15日从韩国济州岛起飞,徐徐降落在“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的停机甲板上。这是重型直升机首次用于中国南极科考。
中国北极科学考察队将于2003年7月15日启程,赶赴北极,建立中国第一个科学考察站。 中国地处北半球,是离北极最近的非北极重要国家之一,但我国对北极地区的认识和了解很少,为逐步加强我国对北极地区
中新网北京10月16日消息:中国科学探险协会组织的北极科学探险考察队,今天上午离开北京飞赴北极圈内的挪威属斯瓦尔巴德群岛,他们将在那里建设中国第一个北极科学探险考察站。 据介绍,北极地区
新华社“大洋一号”1月5日电(记者邱红杰)正由西向东航行在马六甲海峡的中国“大洋一号”科考船,5日凌晨把时钟拨快一个小时变为北京时间。中国首次环球科考在结束了印度洋的任务后,正朝着祖国方向快速行驶。
中新网唐山4月3日电(记者白云水)中国科学院首席科学家牛文元今天在此间称,未来中国的发展面临着包括人口高峰压力、自然资源超常利用等六大严重问题的挑战。 牛文元系国务院参事、中国科
12月12日,我国第24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员王晓鹏(左)和程言峰(右)在水陆两栖全地形车上。当日,两辆由我国自主研发生产的水陆两栖全地形车,首次亮相我国南极科学考察大舞台。新华社记者 张建松 摄
12月12日,我国第24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员王晓鹏(左)和程言峰(右)在水陆两栖全地形车上。 当日,两辆由我国自主研发生产的水陆两栖全地形车,首次亮相我国南极科学考察大舞台。新华社
中新网7月18日电 据中国科学院网站消息,中国科学家近日在山东滨州地区实现了在强雷暴中人工触发闪电,据悉,这是中国科学家在强雷暴中首次人工触发闪电获得成功。 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