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在印度洋发现新的海底热液硫化物活动区

来源:王朝搜索
 
科考发现新的海底热液活动区并成功取样

8月12日,是“大洋一号”科考船在香港举办公众开放日的第二天。前来参观这艘中国最现代化综合科考船的香港人依然络绎不绝。 10日上午,“大洋一号”首次抵港,并在11日、12日举办了公众开放日

我国在印度洋发现新的海底热液硫化物活动区

新华网北京3月20日电(记者 顾瑞珍、李斌)正在印度洋执行大洋考察任务的“大洋一号”船,近日在西南印度洋成功发现了新的海底热液硫化物活动区域,实现了中国人在该领域“零”的突破,标志着我国已成功跃入世界

我国发现新的洞穴生物物种

新华社南宁11月2日电(记者覃广华)正在广西凤山县地下溶洞中进行科考探险的中外联合探险队专家在洞中发现了新的洞穴生物物种。 凤山县是我国大型洞穴分布区之一,这里溶洞资源非常丰富,许多洞穴

我国发现一种新的二维冰结构

玻璃上吸附水或在冬天时结冰是随处可见的现象。研究表明,水与玻璃的作用是通过水的氢键与表面的羟基之间来发生的。尽管世界上许多课题组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对水在玻璃表面的结构一直没有定论,而相关的物理性

我首次从海底2600米“抓”出热液硫化物

科技日报北京9月14日电 正在执行我国首次环球科学考察任务的“大洋一号”科考船,在太平洋中脊的第一个取样站作业中,首次采获了超过200公斤的海底热液硫化物样品。这是记者今天从“大洋一号”科考船船长陆会

美科学家在大西洋底发现新型海底热液喷口

科学家在大西洋底发现了一座“失落的城市”,但它并不是传说中沉到海底的古代文明遗迹,而是由海床喷出的热水和矿物质形成的海底热液喷口,里面生活着大量生物。据认为,这与30亿年前地球原始生命的生活环境很相似

我国内地高校在国际上首次发现新的超新星

新华社北京12月30日电(李江涛、程曦)记者30日从清华大学获悉,国际天文联合会日前正式确认,清华大学物理系楼宇庆教授师生及其同事与国家天文台联合发现的两颗新的超新星被分别命名为“2005mc”和“2

我国科学家研究发现百万年前亚洲即有人类活动

我国科学家近期的一项研究解开了一个历史谜团,研究结果表明,亚洲在136万年前即有人类活动足迹。 非洲是人类的摇篮,亚洲则是从非洲大批迁出的早期人类到达的第一个大陆,但一直困扰着古人类学家

意发现巨大海底火山 占地大过华盛顿

据新华社北京6月24日电 意大利国家地球物理学和火山学研究所科学家日前宣布,之前在西西里岛附近发现的一个海底火山群,实际上是一座巨大的海底火山。 据外电报道,该研究所科学家乔瓦尼·兰扎法梅介绍说,

日本发现世界最大海底熔岩流

科技日报东京8月25日电 日本行政独立法人海洋研究开发机构在东太平洋海底发现至今为止最大的海底熔岩,该熔岩位于南纬14度、西经112度海域,面积达340平方公里。利用“横须贺”号海洋探测船的超声波,海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